第七章 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与方法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第七章 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与方法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Rich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一、头脑风暴法(★★)
1. 含义
头脑风暴法是指刺激并鼓励一群知识渊博、知悉风险情况的人员畅所欲言,开展集体讨论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可分为两种:
(1)直接头脑风暴法:尽可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其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形成方案,侧重创造性)。(2)质疑头脑风暴法:对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质疑方案,侧重可行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风险识别阶段充分发挥专家意见,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3. 主要优点
(1)激发了想象力,有助于发现新的风险和全新的解决方案;
(2)让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有助于进行全面沟通;
(3)速度较快并易于开展。
4. 局限性
(1)参与者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或知识,无法提出有效的建议;(2)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过程和参与者提出的意见容易分散,较难保证全面性;(3)集体讨论时可能出现特殊情况,导致某些有重要观点的人保持沉默而其他人成为讨论的主角。
二、 德尔菲法(★★)
1. 含义
德尔菲法是在一组专家中取得可靠共识的程序,其基本特征是专家单独、匿名表达各自的观点,同时随着过程的进展,他们有机会了解其他专家的观点。
德尔菲法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专家之间不得相互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反复填写问卷,搜集各方意见,以形成专家之间的共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风险识别阶段专家取得一致性意见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3. 主要优点
(1)由于匿名表达观点,因此专家更可能表达出不受欢迎的看法;
(2)所有观点有相同的权重,避免重要人物占主导地位的问题;
(3)专家不必聚集在某个地方,比较方便;
(4)专家最终形成的意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4. 局限性
(1)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
(2)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
(3)有的专家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的意见;
(4)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主要缺点)。
三、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FMECA) (★★)
1. 含义
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可用来分析、审查系统的潜在故障模式。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按规则记录系统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分析每种因素对系统的工作及状态的影响,将每种影响因素按其影响的严重度及发生概率排序,从而发现系统中潜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预防改进措施,以消除或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还可以对其他风险识别方法提供数据支持。广泛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生产和使用等阶段的风险管理,旨在发现缺陷和薄弱环节,为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和可靠性水平提供改进依据。
3. 主要优点
(1)广泛适用于人力、设备和系统以及硬件、软件和程序失效模式的分析;
(2)识别组件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和对系统的影响,同时用可读性较强的形式表现出来;
(3)通过在设计初期发现问题,从而避免了开支较大的设备改造;
(4)识别单个失效模式以适合系统安全的需要。
4. 局限性
(1)只能识别单个失效模式,无法同时识别多个失效模式;
(2)除非得到充分控制并集中精力,否则采用此法较耗时且开支较大。
某公司GPS汽车天线导航设备FMECA分析
功能 | 失效 模式 | 失效 后果 | 严 重 度 | 失效起因/机理 | 频率 | 发生现行预防 设计控制 | 现行探测 设计控制 | 发现危 故障 | 害 度 |
处于卫 星信号 正常之 地点可 | 收不到 信号, 收到的 信号 | 无法收 到信息, 无法定位! | 8 | PCB组件: 电流过大或过小 电气总成:电路 设计需满足高增 | 1 | 设计规范 | 对PCB组件 进行电流测试 | 3 | 24 |
打好基础·
续表
功能 | 失效 模式 | 失效 后果 | 严 重 度 | 失效起因/机理 | 频率 | 发生:现行预防 设计控制 | 现行探测 设计控制 | 发现 故障 难度 | 危 害 度 |
处于卫 星信号 正常之 地点可 以接受:不到信号 其信号 | 天气极 冷或极 热下收 | 客户极 不满意 | 8 | 外壳在极端条件 下破裂 | 1 | 设计规范:高低温室实验! | 3 | 24 | |
防水 | 不防水 | 客户极 不满意 | 6 | 结构不合理 | 1 | 设计规范通过防水实验 | 3 | 18 |
四、流程图分析法(★★)
1. 含义
流程图分析法是对流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逐一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风险,找出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分析风险产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整个组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2. 适用范围
对企业生产或经营中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定性分析。
3. 主要优点
(1)是识别风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清晰明了,易于操作,且组织规模越大,流程越复杂,流程图分析法就越能体现出优越性。
4. 局限性
该方法的使用效果依赖于专业人员的水平。
五、马尔科夫分析法(★★)
1. 含义
如果系统未来的状况(或状态)仅取决于其现在的状况(或状态),那么就可以使用
马尔科夫分析法。(1)通常用于对那些存在多种状态(包括各种降级使用状态)的可维修复杂系统进行
分析;(2)属于定量技术,它分析的各种状态可以是不连续的(利用状态间变化的概率)或
者连续的(利用各状态变化率);(3)更适合于计算机程序;
(4)围绕“状态”这个概念展开。
为了说明马尔科夫分析方法,不妨分析一种仅存在三种状态的复杂系统。将功能、降级(可理解为“小故障”)和故障分别界定为状态S1、状态S2以及状态S3。系统每天都会存在于这三种状态中的某一种。下表的马尔科夫矩阵说明了系统明天处于状态Si的概率(i可以是1、2或3)。
项目 | 今天状态 | |||
S1 | S2 | S3 | ||
明天状态 | S1 | 0.95 | 0.3 | 0.2 |
S2 | 0.04 | 0.65 | 0.6 | |
S3 | 0.01 | 0.05 | 0.2 |
Pi表示系统处于状态i(i可以是1、2或3)的概率,那么需要解决的联立方程包括:
$\mathrm { P 1 } { = } 0 . 9 5 \mathrm { P } 1 { + } 0 . 3 0 \mathrm { P } 2 { + } 0 . 2 0 \mathrm { P } 3$ $\mathrm { P 2 } { = } 0 . 0 4 \mathrm { P } 1 { + } 0 . 6 5 \mathrm { P } 2 { + } 0 . 6 0 \mathrm { P } 3$
$\mathrm { P 3 } { = } 0 . 0 1 \mathrm { P } 1 { + } 0 . 0 5 \mathrm { P } 2 { + } 0 . 2 0 \mathrm { P } 3$ (3)
这三个方程并非独立的,目前无法解出三个未知数。因此,下列方程必须使用,而上述方程中有一个方程可以弃用。
$1 { = } \mathrm { P } 1 { + } \mathrm { P } 2 { + } \mathrm { P } 3$
解联立方程组,得到状态1、2及3的概率分别是0.85、0.13和0.02,即该系统只在 $8 5 %$ 的时间里能充分发挥功效,在 $1 3 %$ 的时间内处于降级状态,而在 $2 %$ 的时间存在故障。现实中的系统状态比上述例子复杂得多。须联立求解的方程也更为复杂,故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来完成。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复杂系统中不确定性事件及其状态改变的定量分析。
3. 主要优点
能够计算出具有维修能力和多重降级状态的系统概率。
4. 局限性
(1)无论是故障还是维修,都假设状态变化的概率是固定的;(2)所有事项在统计上具有独立性,因此未来的状态独立于一切过去的状态,除非两个状态紧密相接;(3)需要了解状态变化的各种概率;(4)有关矩阵运算的知识比较复杂,非专业人士很难看懂。
六、风险评估系图法(★★)
1. 含义
风险评估系图识别某一风险是否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并将此结论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联系起来,为确定企业风险的优先次序提供框架。
打好基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风险初步的定性分析。
3. 主要优点
作为一种简单的定性方法,为企业确定各项风险重要性等级提供了可视化的工具,直观明了。
4. 局限性
(1)需要对风险重要性等级标准、风险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等作出主观判断,可能影响使用的准确性;
(2)所确定的风险重要性等级是通过相互比较确定的,因而无法将列示的个别风险重要性等级通过数学运算得到总体风险的重要性等级;
(3)如需要进一步探求风险原因,则采用该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经验证明和数据支持。
七、情景分析法(★★★)
1. 含义
情景分析可用来预计威胁(如最差情景)和机遇(如最佳情景)可能发生的方式(包括潜在的后果以及每种情景的可能性)。
在周期较短及数据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从现有情景中推断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
在周期较长或数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情景分析法的有效性更依赖于合乎情理的想象力。
下表说明一家企业在评估一项投资项目的风险时所进行的情景分析。
某投资项目未来情景分析
项目 | 因素 | 最佳情景 | 基准情景 | 最差情景 |
影响因素 | 市场需求 | 不断提升 | 不变 | 下降 |
经济增长 | 增长5%~10% | 增长<5% | 负增长 | |
发生概率 | 20% | 45% | 35% | |
结果 | 投资项目可在5年内 达到收支平衡 | 投资项目可在10~15年 达到收支平衡 | 不确定 |
2. 适用范围
通过模拟不确定性情景,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主要优点
对于未来变化不大的情况能够给出比较精确的模拟结果。
4. 局限性
(1)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模拟有些情景可能不够现实;(2)对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分析师和决策者开发现实情境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即找不到对应的情景);(3)所用情景可能缺乏充分的基础,数据可能具有随机性。
八、敏感性分析法(★★)
1. 含义
敏感性分析是针对潜在的风险,研究项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变化至一定幅度时,计算其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率及敏感程度的一种方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项目不确定性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的定量分析。
3. 主要优点
(1)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清晰地为风险分析指明方向;
(3)帮助企业制定紧急预案。
4. 局限性
(1)所需要的数据经常缺乏,无法提供可靠的参数变化;(2)分析时借助公式计算,没有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在未来发生变动的概率,因此其分析结果可能和实际相反。
九、事件树分析法(★★)
1. 含义
事件树分析法(ETA)是一种表示初始事件发生之后互斥性后果的图解技术。它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这种方法将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件与导致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件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件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如图所示,分析初始事件为爆炸之后,在发生火灾、洒水系统工作、火警出动等不确定性事件下产生各种后果的频率。爆炸发生以后(频率为 ${ { 1 0 } ^ { - 2 } }$ ,即100年发生一次),发生火灾的概率为0.8,不发生火灾的概率为0.2;发生火灾后,洒水系统工作的概率为0.99,不工作的概率为0.01;在洒水系统工作下,火警激活的概率为0.999,不激活的概率为0.001。因此,爆炸发生以后发生火灾、洒水系统工作、火警激活将发生有报警的可控火灾这一结果,其发生频率为 ${ 1 0 } ^ { - 2 } \times { 0 . 8 } \times { 0 . 9 9 } \times { 0 . 9 9 9 } { = 7 . 9 } \times { 1 0 } ^ { - 3 }$ 。
打好基础·
初始事件 | 发生火灾 | 洒水系统工作 | 火警激活 | 结果 | 频率 (每年) |
0.8 爆炸 | 是 0.999 | 有报警的可控火灾 | 7.9 ×10-3 | ||
是 | 是 0.99 | 无报警的可控火灾 | |||
否 | |||||
0.001 | 7.9 ×10-6 | ||||
是 | 有报警的未控制火灾 | 8.0×10-5 | |||
否 0.01 | 0.999 | ||||
每年 10-² | 否 0.001 | 无报警的未控制火灾 | 8.0×10-8 | ||
否 | |||||
0.2 | 无火灾 | 2.0 ×10-3 | |||
火灾事件树分析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多种环节的故障发生以后,对各种可能后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主要优点
(1)以清晰的图形显示了经过分析的初始事项之后的潜在情景,以及缓解系统或功能成败产生的影响;(2)说明时机、依赖性以及很烦琐的多米诺效应;(3)生动地体现事件的顺序。
4. 局限性
(1)为了将ETA作为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一切潜在的初始事项都要进行识别,这可
能需要使用其他分析方法;但总有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初始事项;(2)事件树只分析了某个系统的成功及故障状况,很难将延迟成功或恢复事项纳入
其中;(3)任何路径都取决于路径上以前分支点处发生的事项。
十、决策树法(★★★)
1. 含义
决策树法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序列方式表示决策选择和结果。类似于事件树法,决策树法开始于初始事项或是最初决策,之后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及可能作出的决策的各种路径和结果进行建模。
如图所示,A1、A2两方案投资分别为450万元和240万元,经营年限为5年,销路好的概率为0.8,销路差的概率为0.2。A1方案销路好、销路差年的损益值分别为300万元和-60万元;A2方案分别为120万元和30万元。
决策树
A1的净收益值 $\hat \mathrm { ~ \left[ ~ 3 0 0 \times 0 . 8 + ~ ( ~ \right]} - 6 0 ~ ) { \mathrm { ~ \times ~ } } 0 . 2 { \mathrm { ~ ~ } } \times 5 - 4 5 0 = 6 9 0$ (万元)A2的净收益值 $\ c =$ ( $1 2 0 \times 0 . 8 + 3 0 \times 0 . 2$ ) $\times 5 - 2 4 0 = 2 7 0$ (万元)选择:因为A1大于A2,所以选择A1方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确定性投资方案期望收益的定量分析。
3. 主要优点
(1)为决策问题的细节提供了一种清楚的图解说明;
(2)能够计算得到一种情形的最优路径。
4. 局限性
(1)大的决策树可能过于复杂,不容易与其他人交流;
(2)为了能够用树形图表示,可能有过于简化环境的倾向。
十一、统计推论法(★)
1. 含义
统计推论是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和分析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可分为前推、后推和旁推三种类型。
方法 | 含义 | 示例 |
前推 | 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数据推断出未来事件发生的概 率及其后果 | 基于过去几年的销售数据预测未来 几年的销售趋势 |
后推 | 以未知的想象事件及后果为依据,从它和某一事 件的联系来推断该事件的风险,即将未来事件归 算到有数据可查的、造成这一事件的一些初始事 件上 | 未知事件:本周小李是否会请假? 初始事件:如有商务宴请,小李会 请假,且本周有商务宴请。 评估结果:本周小李会请假 |
旁推 | 利用类似项目的数据进行外推,用某一项目的历 史记录对新的类似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 和分析 | 基于北京房价的历史数据推测上海 房价的未来趋势 |
2. 适用范围
适合于各种风险分析预测。
打好基础·
3. 主要优点
(1)在数据充足可靠的情况下简单易行;
(2)应用领域广泛。
4. 局限性
(1)由于历史事件的前提和环境已发生了变化,不一定适用于今天或未来;(2)没有考虑事件的因果关系,使外推结果可能产生较大偏差。为了修正这些偏差,有时必须在历史数据的处理中加入专家或集体的经验修正。
解题高手
命题角度: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的类型辨析、优缺点辨析以及定性、定量判断。
客观题高频考点,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和辨析难度,建议同学们结合以下四项总结进行复习:
第一,类型辨析。
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 辨析要点 |
头脑风暴法 | 公开集体讨论,但讨论者不一定是专家 |
德尔菲法 | 独立且匿名、反复进行以达成共识,参与者均是专家 |
失效模式、影响和 危害度分析法 | 分析各个模块可能存在的故障(如断电)、严重程度(如需 30min恢复)以及发生概率(如1%) |
流程图分析法 | 针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发现风险,组织规模越大,流程越复 杂,该方法越有优越性,但依赖于专业人员水平 |
马尔科夫分析法 | 未来的状态仅取决于现在的状态,涉及数学建模以及计算机程 序辅助 |
风险评估系图法 | 风险可能性、影响程度、优先次序 |
情景分析法 | 情景包括:最佳、最差、期望等; 结果包括:后果(定性)、可能性(定量) |
敏感性分析法 | 某因素(如GDP)变动一定幅度对另一个因素(如企业效 益)的影响 |
事件树分析法 | 发生故障(初因事件,如爆炸)、减轻后果的事件(火灾-洒 水-火警)及其概率 |
决策树法 | 某个待决策的方案、之后可能发生的事件及其概率(销路好或 销路差的概率)、期望值 (赚取的利润) |
统计推论法 | 前推(时间维度:历史推未来)、后推(因果维度:已知推未 知,初始事件有因果联系)、旁推(类似项目) |
第二,优缺点辨析。
第一组: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头脑风暴法 | 德尔菲法 |
不一定是专家 | 必须是专家 |
速度快,且易于开展 | 速度慢 (耗时长),但也易于开展 (不必聚集) |
第二组:情景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 | 敏感性分析法 |
起点:不同情景 | 起点:某个因素增减一定幅度 |
终点:后果和可能性 | 终点:被影响因素的变化率 |
定性+定量方法 | 定量方法 |
第三组:事件树分析法和决策树法。
事件树分析法 | 决策树法 |
起点:某一初始事件 | 起点:某个待决策方案 |
终点:该事件的后续结果和概率 | 终点:该决策方案的期望收益 |
定性+定量方法 | 定量方法 |
第三,定性、定量辨析。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定性、定量总结:
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 定性 | 定量 |
头脑风暴法 | √ | |
德尔菲法 | √ | |
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 | √ | √ |
流程图分析法 | √ | |
马尔科夫分析法 | √ | |
风险评估系图法 | √ | |
情景分析法 | √ | |
敏感性分析法 | √ | |
事件树分析法 | √ | √ |
决策树法 | √ | |
统计推论法 | √ |
打好基础·
第四,各阶段适用性辨析。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在风险评估各阶段的适用性:
方法 | 风险辨识 | 风险分析 | 风险评价 |
头脑风暴法 | O | O | |
德尔菲法 | O | O | |
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 | |||
流程图分析法 | |||
马尔科夫分析法 | |||
风险评估系图法 | |||
情景分析法 | O | ||
敏感性分析法 | |||
事件树分析法 | |||
决策树法 | |||
统计推论法 | O |
$\bullet$ 表示非常适用, $\bigcirc$ 表示适用,空白表示不适用)。
典例研习·7-1
8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每年都对设备进行检修。甲公司在对设备故障风险进行分析时,先将设备运行情况划分为几种情景状态,然后用随机转移矩阵描述这几种状态之间的转移,最后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每种状态发生的概率。甲公司采用的这种风险管理方法是( )。
A.事件树分析法 B.马尔科夫分析法C.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 D.情景分析法
斯尔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风险管理方法类型的辨析。如果系统未来的状况仅取决于其现在的状况,那么就可以使用马尔科夫分析(Markov Analysis)。这种分析通常用于对那些存在多种状态(包括各种降级使用状态)的可维修复杂系统进行分析。马尔科夫分析是一项定量技术,可以是不连续的(利用状态间变化的概率)或者连续的(利用各状态的变化率)。马尔科夫分析方法主要围绕“状态”这个概念展开。随机转移概率矩阵可用来描述状态间的转移,以便计算各种输出结果,选项B当选。
典例研习·7-1
9单项选择题
秋天就要到了,又是一年“贴秋膘”的时候。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贴秋膘”,吃得开心吃得尽兴,甲公司决定在近期推出一款可以“刮油”的普洱茶饮品。根据市场部门的预测,该饮品销路好的概率为 $70 %$ ,销路差的概率为 $30 %$ 。据此,甲公司计算出多个备选方案,并根据在该饮品销路不确定情况下净现值的期望值,选择出最优方案。关于甲公司所采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对不确定性投资方案期望收益的定量分析方法B.该方法能够计算得到一种情形最优的路径C.该方法开始于初因事项或是最初决策,同时由于可能发生的事项及可能作出的决策,它需要对不同路径和结果进行建模D.该方法的初始事项需要进行识别,这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分析方法
斯尔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风险管理方法类型的辨析以及观点判断。甲公司所采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是决策树法。因此,选项ABC的描述均正确,不当选。选项D描述的是事件树的缺点,而对于决策树而言,其初始事项是一个确定事件(如推出新饮品),无须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因此选项D当选。
本题答案 D
典例研习·7-2
0多项选择题
格勒公司是一家电子设备制造服务商,采用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进行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在利用了这种风险管理方法之后,格勒公司可在设计的产品真正投产之前,发现产品缺陷,提高产品质量。下列属于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优点的有( )。
A.速度较快并易于开展
B.能够计算出具有维修能力和多重降级状态的系统的概率
C.识别单个失效模式以适合系统安全的需要
D.能够在设计初期发现问题,因而避免了开支较大的设备改造
斯尔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1)广泛适用于人力、设备和系统以及硬件、软件和程序失效模式的分析;(2)识别组件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和对系统的影响,同时用可读性较强的形式表达出来;(3)能够在设计初期发现问题,因而避免了开支较大的设备改造(选项D当选);(4)识别单个失效模式以适合系统安全的需要(选项C当选)。选项A属于头脑风暴法的优点。选项B属于马尔科夫分析法的优点。
典例研习·7-2
1多项选择题
受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餐饮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甲餐饮公司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按照很好、较好、一般、较差4种不同的假设条件,预测公司本年度将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由此给公司带来的各种不同后果。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所使用分
打好基础
析方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在周期较短及数据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从现有情景中推断出可能出现的情景
B.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可以给出比较精确的模拟结果
C.该方法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研究
D.情景分析法可用来预计威胁和机遇可能发生的方式
斯尔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的辨析。根据题干,判断甲公司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属于情景分析法。在周期较短及数据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从现有情景中推断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对于周期较长或数据不充分的情况,情景分析法的有效性更依赖于合乎情理的想象力,选项A不当选。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模拟有些情景可能不够现实,选项B当选。情景分析法是对主要趋势、趋势变化的可能时机以及对未来的预见进行研究,选项C当选。情景分析法可用来预计威胁和机遇可能发生的方式,选项D不当选。
典例研习·7-2
2单项选择题
中海路桥建设公司最近承接了一项跨海大桥建设项目。该公司根据以前完成的一个类似项目的相关数据,并结合环境的变化,对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中海路桥建设公司采用的风险管理办法是统计推论法中的( )。
A.正推法 B.前推法 C.后推法 D.旁推法
斯尔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的辨析。“该公司根据以前完成的一个类似项目的相关数据,并结合环境的变化,对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体现了旁推法,关键词是“类似项目”,选项D当选。
本题答案 D
典例研习·7-2
3单项选择题
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适用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及评价等风险评估各阶段,下列不适用于风险辨识阶段的方法是( )。
A.决策树法 B.敏感性分析法 C.流程图分析法 D.风险评估系图法
斯尔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在风险评估各阶段的适用性。决策树法不适用风险评估中风险辨识阶段,因此选项A当选。
本题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