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 XXX,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发出商品,有请新锐股份打个样
什么是库存商品,什么是发出商品,不能光看地理位置,得看实物控制权和保管责任的归属
就字面意思而言,存放于本企业之外(抑或在运输路途中),是发出商品;存放于企业外头租赁的仓库当中,自食其果,自己承担保管责任和毁损灭失风险的,还是库存商品
一般哈,在路上,是不可避免的,但简化简化,卡卡期末,就约等于没这档子事
然寄售模式,寄人篱下避无可避,除此之外,还有 KA模式
啥是 KA (KeyAccount),翻译过来即重要客户,KA 往往是能够满足顾客一次性购物需求的零售终端,有请贝因美打个样
看起来很卑微,但完全不影响人家挣钱,营销方式是灵活多变的,能挣到钱就是本事
不多说,老老实实开底稿趴:底稿始于明细表,这玩意和总账、报表数据核对一致是最基本的,不然玩球
然而某些底稿明细表并不容易出。。。发出商品明细表注意事项如下
a 检查明细表中是否有异常或负余额(包括数量为负或金额为负)的项目,负数余额肯定是不对的,不像往来科目负数还能重分类
b 分析发出商品的金额合理性,大概感知下数,需要很深的功底,理论上最好能与同行 ...
平平无奇存货监盘!前提是获取完整的存货存放地点清单;其次是特殊类存货监盘的考虑;再次是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从次是无法停止存货的移动;最后还有突发不可抗力(另择日期实施监盘)抑或监盘不可行(实施替代程序亦不可行)。
纵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 3 号——存货监盘》,存货存放地点清单(含临时仓和中转仓)的完整性不像企业银行账户的完整性,好掐实。
无非是:一多问,毕竟一个人撒谎容易,所有人撒谎难;二分析,以前放存货的地方不可能无缘无故蒸发啦;三被审计单位内部单据,容易作假;四五思路就是讲究放东西总得有个地,没地就得花钱租地。
现在IPO 要核查董高监等个人卡,我想,要不董高监等名下房地产也一起核查核查看看有无私人地方藏存货,这也能侧面印证企业盈利能力与薪资水准,捎带评
价管理层有无舞弊的动机或压力。
审计能做到以上 N 条已经勤勉尽职啦,部分审计还停留在纯靠询问,毕竟做审计讲究合理时间合理成本。
其实方法多的是,像久谦咨询(浑水)雇人蹲瑞幸咖啡门店录像,像人民警察。。。捣毁制毒窝点。
接着聊特殊类存货监盘,农林牧渔行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部分事务所压根不揽这瓷器活,因为没有 ...
新名字,但处理思路别无二致,某些实力稍欠的所可能缺乏及时更新新准则底稿模板的能力,正经所好几年前便已颁布统一新模板
还是先聊会计处理,合同资产: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
合同资产相较应收账款区别有二:一是应收账款无附加条件; 合同资产有附加条件
(履约义务);二是应收账款面临的风险——信用风险;合同资产面临的风险——信用风险+履约风险。
以上 CPA 教辅资料烂大街的话,不看也罢。。。得讲审计实务,主要是四种情形: 施工企业未结算工程施工项目、金融资产模式的 PPP 项目、未到期质量保证金(这是最普遍的情形,前两种业务不易接触)、捆绑销售分次交付商品(这得很强势的企业,不然哪个冤大头跟你这样采购)
以质保金为例,一年以下的质保金列报在合同资产,一年以上的质保金列报在其他非流动资产。。。有点抽象,上实务,销售合同原文如下:
A 合同签署后 5 个工作日内,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额的 30%作为预付款
B 出厂验收测试(Factory Acceptance Testing,以下简称 FAT 验收)合格后 3 个工
作日内,甲方向乙 ...
金融审计接触不多,既然有粉丝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就竭尽全力的告诉你!如若接触过借款审计,其实和这玩意就连上了,哲学上称其为一个事物两个方面对企业而言,是短期借款,是长期借款VS 对金融机构而言就是发放贷款
企业是债务人,是负债 VS 金融机构是债权人,是资产及垫款又是啥,很简单,企业借了钱还不上,逾期(非暂时性的),那金融机构只能拿自个的钱出来垫付,这就很刺激。。。
垫款还有啥,银行承兑汇票,企业仅需交一定比例保证金,银行就得全额替企业垫付,这相对安全,这不和票据&资金又联动了
还有啥,摘个浦发银行年报附注瞅瞅,诶,一目了然,房贷都是
打住,速度开底稿:拉个明细表,检查贷款合同,收集并核对发函单位联系方式,发 函,催函,不回函的做替代测试,回不回函都得做期后贷款偿还检查,再抽抽凭证(细节测试)。。。
核心区别是这玩意得计提贷款损失(不妨理解为坏账),此前也埋了伏笔,遇上老六还不上的风险不可不察。。。待我一一展开,检查贷款合同:无非就是核核合同编号、融资单位、贷款金额、贷款合同利率、期限。。。与检查借款合同别无二致
收集并核对发函单位联系方式:收件人、联系电话、通信地址。。。
...
若你读过,想必早已轻车熟路,迫不及待一发入魂。。。
披露是件很私人的事,没什么高下立判
先 说 税 , 诸 如 待 抵 扣 增 值 税 、 待 认 证 进 项 税 、 增 值 税 留 抵 税 额 五 花 八 门
某些商业理由,使得企业与供应商的交易可以划为
先款后货:预付账款;先货后款:应付账款
某些政策理由, 企业与税局的孝敬也可化为两类, 应交税费与其他流动资产
为啥不是预交税费呢, 改天我当上财政部部长我就这么规定, 诶, 就是玩
why:一是这货金额比较小,出场概率低,没必要单列,丢垃圾桶省事啊;二是容易令人误会好像是祖国母亲在卡你现金流
负负得正,负数呈现的负债就是资产,又因为没设置相爱相杀的报表项目,所以重分类丢其他
准则原文:应交增值税期末金额为负数时,符合资产定义,应重分类至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当企业实际交纳的所得税税款大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税时,超过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列示为其他流动资产
小税种没提,本着模仿与抄袭的原则,自然也是这般处理
第一步取数,看账,要报表,催资料,帐表数据对齐,就不多说了,可参考以往系列。
§ 两种模式下共有程序
第二步,鉴于之前讲过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一样的就一笔带过了,长期资产的思路大同小异,主要讲讲小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模式(同一会计主体对其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只能采用一种后续计量模式)。
两种模式下共有程序:产权证明核对、资产监盘、增减核查都讲过,稍微提一嘴,复核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收租金,贷其他业务收入,所以这个事也甩给收入底稿。
测租金,就看合同咋写呗,就是加减乘除的事,一是要留意权责发生制,分摊到该分摊的期限,而不是现金啥时候流啥时候做账。
二是留意价格的合理性,买房租房的打工人,对房地产价格大致还是有感知的,再不济跑周围问一问,查一查,看一看买房租房 APP。
§ 产权产权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没有完全产权的一般情况下不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
如果已出租的房屋建筑物没有法律上认可的产权,且办理产权证书存在法律上的实质性障碍的,则不可能满足“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条件,自然也就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例如建立在租入土地上的房屋建筑 ...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1、初始固定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 1 年;单位价值较高。
《企业会计准则》只是强调单位价值较高,没有给出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属于会计估计,自由发挥。
2、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 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3、物理损耗是设备或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蚀、振动、疲劳等原因造成的设备的损坏和变形。
4、精神损耗像世人的焦虑一样,固定资产也会由于技术而淘汰。
二、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
1、《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没有规定,属于自由发挥事项。
2、《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了最低年限,主要是怕企业延缓纳税,没别的意思:
(1)房屋、建筑物为 20 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 10 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 5 年;
(4)飞机、火车、 ...
拿到报表即可开始分析,知道公司是做啥的,轻资产行业,还是重资产行业,资产大头该是机器设备,还是厂房车辆,甚至可以计算+比较周转天数
年度波动分析,固定资产顾名思义很固定,大幅波动得整明白,可上升到商业模式层面,可探究固定资产的平均增长率与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之联系
拿卡片,对数字,看类别(随意挪类别就很难受),把握卡片所示类别与报告披露类别之联系
复核会计政策,复核折旧分配(归属)+勾稽,可曾听闻财会[2002]18 号文规定闲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测折旧,连续审计测本年折旧,非连续审计再测下累计折旧。根据 SAD,额小不纠,额大那就得处理折旧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复杂多样,如预转固,如专项储备,如会计估计变更,如研发设备一次性折旧,如固定资产模块计算逻辑有 bug,如盘 盈后又盘亏,如换了财务系统
针对期末余额认定,有监盘+权证检查手段
监盘得懂盘盈盘亏之处理,还得挖掘减值迹象(减值突破口不限于闲置+残损+产能利用率+境外疫情之下的长期资产),甚至联动资产评估师
若不滥用谨慎性原则,简单粗暴全额计提减值的话,固定资产减值是个难点,用现行市价,还是重置成本,抑或预期收益
...
第一步取数,看账,要报表,催资料,帐表数据对齐,就不多说了,可参考以往系列。
拿台账第二步,先拿到固定资产卡片/台账/固定资产清单,在建工程、利息与借款台账企业不一定有,但固定资产台账企业一定有。
台账得包含如下信息:资产名称、编号、类别、入账时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原值、预计净残值(可以自己算)、残值率、本年折旧、累计折旧。
当然,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率可翻阅以前年度报告,会计政策里头都是会披露的。
开资料清单的时候,就列的明明白白,大家都省事。
当然,台账的原值总额,折旧总额等得和帐表对得上,一般企业直接从系统里只能导出在役固定资产,本年减少的固定资产需要单独再导。
盘第三步,盘点/监盘/实地观察/现场勘察。
监盘不是全盘,重点盘大额和异常,审计从量着手就是大额,从质着手就是异常。
何谓异常:本期新增、具有特殊性质的固定资产(如使用时间较长)、名字奇奇怪怪的、与企业业务不太沾边的。
盘点过程中可以拍取照片作为我们实地盘点的底稿组成之一,留痕就是小朋友勤勉尽职的体现。
盘出问题,即盘盈与盘亏,哦多克,记录原因、能调就写调整分录, ...
A 需获取的资料清单(比较笼统,见招拆招)①被审计单位盘点计划以及自盘表单②在建工程预算以及执行情况明细③在建工程类材料、劳务等采购台账④阶段性验收报告、终验验收报告、监理报告等⑤专门借款合同以及对应台账、资本化利息测算表……
B审计关注点B1审核关注点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2号(深交所类似,还是那句话,法规原文可看可不看)对于发行人报告期各期末的在建工程,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应就以下事项进行核查:
①报告期各期末是否存在金额较大的在建工程,如是,请说明项目建设周期、预计投资金额和预计投入使用的时间;
②在建工程是否存在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及时转固的情况;
③是否存在长期停工或建设期超长的在建工程,如是,请说明原因以及相关减值准备是否计提充分。
B2附注披露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变动情况:
工程名称
预算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
本期转入固定资产
本期其他减少
期末余额
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例
工程进度
利息资本化累计金额
其中:本期利息资本化金额
本期利息资本化率
资金来源
在建工程的附注披露要从一开始做底稿的时候就特别予以关注,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