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专项审计,于大所而言,蚊子肉,毛毛雨,不屑一吃,有损格调
曾撞见某新三板客户将工会、党费账户混在企业账套里头一起核算,合并范围都拎不清
要知道工会是独立的法人,工会财产与企业财产应当明确区分,党费同理,那是隐秘而伟大的财产,那是光荣而神圣的财产,那不是企业的财产。。。
结局自然是知错就改,将工会、党费账户踢出审计范围(瞬间减轻对账单核查、流水核查工作量、发函一系列工作量),顺带一把将期末银行存款余额调减
工会,这玩意怎么审,无非收支两条线,再水波管理建议收,即钱从哪里来 翻开《工会法》
a 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现行标准根据全国总工会 1978 年工发 101 号通知规定,工会会员每月应向工会组织缴纳本人每月基本收入的 0.5%作为会费,工资尾数不足十元的不计交会费。
b 行政方面拨缴的经费:凡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应按上月份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 2%向工会拨交当月份的工会经费
c 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全靠自觉+自愿
d 人民政府的补助
e 其他收入:资产处置损益(变卖资产)、营业外收入(有人捐)、银行存款利息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瞎搞钱,正经 ...
拿到报表即可开始分析,知道公司是做啥的,轻资产行业,还是重资产行业,资产大头该是机器设备,还是厂房车辆,甚至可以计算+比较周转天数
年度波动分析,固定资产顾名思义很固定,大幅波动得整明白,可上升到商业模式层面,可探究固定资产的平均增长率与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之联系
拿卡片,对数字,看类别(随意挪类别就很难受),把握卡片所示类别与报告披露类别之联系
复核会计政策,复核折旧分配(归属)+勾稽,可曾听闻财会[2002]18 号文规定闲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测折旧,连续审计测本年折旧,非连续审计再测下累计折旧。根据 SAD,额小不纠,额大那就得处理折旧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复杂多样,如预转固,如专项储备,如会计估计变更,如研发设备一次性折旧,如固定资产模块计算逻辑有 bug,如盘 盈后又盘亏,如换了财务系统
针对期末余额认定,有监盘+权证检查手段
监盘得懂盘盈盘亏之处理,还得挖掘减值迹象(减值突破口不限于闲置+残损+产能利用率+境外疫情之下的长期资产),甚至联动资产评估师
若不滥用谨慎性原则,简单粗暴全额计提减值的话,固定资产减值是个难点,用现行市价,还是重置成本,抑或预期收益
...
无论什么科目,都有共性,第一步,帐表核对一致,企业的帐和报表的数都没对清,做程序也是抓瞎。财务是凭证—明细账—辅助账—总账—报表这样一个过程,一环接一环必然是扣上的。顺理成章,养成好习惯,企业给我们的资料,随手和帐表核对。
不然,时过境迁,再Q 客户,说之前提供的这部分资料不行,那就社死。
第二步,获取单位的利息台账,和借款台账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是同样的套路,我们找企业要利息台账,企业财务如若说没有台账,管企业真没有还是假没有,直接将利息台账模板发给企业财务,让之填写。
拿到台账首先就是和账面数对上,对不上,让企业造一个能对上的或者解释清楚差异。
第三步,重测利息。利息无非是本金利率天数,官方一点:利息测算的公式为=借款本金借款日利率借款天数=借款本金年利率/360 天借款天数,以天为口径逐笔重新计算,一般底稿里都自带公式往下一拉即可。差异较小,小于SAD(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自然皆大欢喜。
有差异,不得慌,就询问,要解释,常见情况被审计单位会说:合同写明的借款日期和还款日期与实际还款日期不一致。
有解释,不得信,询问是一个证明力很弱的程序,借款还款无非 ...
聊聊湖北证监局 2021 年 8 月 26 日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4 号(1-3 号都与会计师事务所无关)的简单小故事。
缘由简单:2016 年期间,凯迪生态部分在建电厂存在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月的情形。
中断期间,凯迪生态未按照会计准则暂停停建电厂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直接导致 2016 年财务报告虚增在建工程、虚减财务费用、致使虚增利润总额( 税前) 近
2.73 亿元。
结局简单:没收中审众环审计业务收入 400 万元,并处以 400 万元的罚款。此外,
两名签字注师各罚 5 万,可见祸不及小朋友,话说个人罚款所里报不报销呀。
在建工程常见三板斧,一是利息资本化不化,详见下文;二是利用无商业实质的购销业务,玩体外资金循环,三是推迟转固,这跟费用跨期一样普遍,推迟转固晚三五个月往往对利润影响不大
审计的实质是会计,会计处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审计水平。(会计学得好的朋友请直接跳到下一张表情包之后!)
会计简单:这准则和指南读起来完全没有晦涩感。
《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2006)第十一条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 ...
研发这玩意涉及科创板、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等事项,研发项目大致可划分三种类型:自主研发(自己搞)、委外研发(请人搞)、合作研发(一起搞)。
内控是起点,了解内控是必须的,安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0 号——研究与开发》,寥寥数语,短小精悍,值得一看。
第三条,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至少应当关注下列(ABC)风险:
A 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瞎扯淡的立项书,审计管得着嘛,论证科不科学审计看得懂么)
这讲的就是要立项嘛,立项至少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这项目能成(可行性);二是这项目要花多少钱(预算,碰见过简单到极致的预算,一眼能瞅出是根据实际
支出补的预算材料,然事无巨细没法审下去,嘿嘿嘿);三是项目起止时间,尤其
是预计完成时间(止)。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单独整,也可以就和立项书二合一。何谓可行,一是企业要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能够往里砸,二是砸完得能够溅起水花,能出成果(不一定非得是阿堵物)
文曰: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B 研发人员配备不合理或研发过程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失败。科研 ...
节选 2021 年 9 月上市委会议通过的三个案例:中信和德勤保驾护航的海创药业、海通和安永保驾护航的迈威生物、长城和容诚保驾护航的高凌信息。私以为,这些案例中的研发费用,都是极为经典,极为普遍的,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
|
先瞅《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
问:研发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如何准确地划分和核算各项研发支出,是否存在应计入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答:发行人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0 号 的要求,结合公司研发活动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内控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 研发项目流程管理
公司的研发项目主要为新药研发,包括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公司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制度》,作为项目立项及过程管理、结项的重要依据。
项目负责人发起立项申请,提交项目立项汇报材料,由公司科学委员会/临床研发委员会审议通过后,项目正式立项。
当前,公司的新药研发项目覆盖药物发现至临床研究,部分项目已开展临床实验。项目周期较长,《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将新药研发项目分为 ...
其实创业板相较科创板在对研发核查要求上并无区别,这回补充捋一捋,多数中小企业(拟 IPO 企业)的研发是很水的。
即便是高新技术企业,甭管人家怎么拿到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社会上的事你打听。
浮生一日研究所:形式到位+数据核对分析无重大异常就行。
《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
问: 报告期各期, 发行人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 分别为 2.06%、 2.51%、3.46%、3.51%,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请发行人:披露研发活动的主要过程、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如何区分、研发活动是否与生产活动共用设备,发行人研发费用的归集、分摊与结转方式,相关方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行业惯例,研发费用是否混入生产成本或其他成本费用的情形
答:A. 研发活动的主要过程
a) 研发项目立项
每年年初,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实验检测中心、总工程师办公室(以下简称“总工办”)根据制定的目标责任书中所列示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公司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技术瓶颈、 行业热点与难点等问题,制定年度研发项目计划并形成
《年度研发项目计 ...
信用减值损失是张可有可无的底稿,**闲的蛋疼的才会打开这张底稿检查(诶,玩的就是心跳),**实习生拿着 TB(调整系统)抄个数就行
如何计提坏账,以往的做法是先拎出单项
何谓单项:如债务人(客户)在以前年度已经出现了违约、败诉、失信等行为,再如债务人( 客户) 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还如已经在与债务人( 客户) 诉讼和争议 ing。。。
事已至此,拎到单项,已然做好最坏的打算,这钱多半是要打水漂,一般全额计提坏账
剩下的开始组合,开始按照先进先出的逻辑划分账龄,粗糙一点按年度划分,细节一点还单划一个信用期内
然后开始拍脑袋:1 年以内 5%,1-2 年 10%,2-3 年 20%,3-4 年 50%,4-5 年 80%,5 年以上 100%(不会拍脑袋怎么办,上巨潮资讯抄数字呀,灵活选择,可以就同行业抄出丰富多彩的答案)
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拍法,故而某些大型上市公司还按客户所属行业(某些蛋疼派张口就是还要考虑公司规模、信用评级等多种因素)划分成组合 1,组合 2,组合 3。。。
客户鱼龙混杂,涉及的奇奇怪怪行业太多了咋办,按自身的业务和产品划分为组合 1,组合 2,组合 3。 ...
会计定义总归是很无聊的东西,看看 Esther 的段子趴:在女朋友身上花的钱属于在建工程,结婚后转入固定资产,吵架属于计提减值,分手了计入营业外支出,收到女朋友送的东西冲减在建工程成本,结婚后收到礼物计入营业外收入。
经不住查的底稿千篇一律,经得住查的底稿万里挑一。
营业外收支的核心程序便是:重要或异常项目检查。装一点即:选择重要或异常的营业外收入,检查支持性证据,确定入账金额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此外,关于营业外收支要不要专门做截止测试,个人认为是没必要的。
一来营业外收支本身金额不会太大;二来营业外收支核心程序便是大比例抽查,抽查的时候,自然会注意附件的时间,20 年罚款 20 年入账,21 年报废 21 年入账的道理,跨期二字,通俗易懂。
因为和营业外支出几乎一模一样,就不赘述,瞅一眼上市公司星光农机的年报披露,果然都一样差不多。
apropos of nothing,其他这种兜底的存在不应太大不会太大,星光农机营业外收入的其他竟然是大头,质检(内核)老师看到往往也会 Q 其他的具体构成,建议能按照类别重新分类就重新分类。
似乎除了政府补助也没啥好说的,当然还有很多小众的存在, ...
继权益类科目之后,营业外收支也是适合练手的科目,资产处置收益也是刷长期资产科目时 by the way 的事情。(虽然高大上的注册会计师都是讲报表项目,而非会计科目,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第一步取数,看账(科目余额表+明细账),要报表,催资料,帐表数据核对一致,确保营业外支出在财务报表、审定表、明细表和披露表中的金额核对一致( 四一 致)。
第二步,既然是风险导向审计,理应以分析为起手式(还是先得有数哈,所以屈居老二)。根据定义:营业外支出是核算企业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
既然是非日常的,所以月度波动往往没啥意义,同理,年度对比也整不出啥子。既然是非日常的,那么报表结构占比应当较小。
第三步,抽凭(装一点:重要或异常项目检查)。实务中,极少数实习生会不幸沦为抽凭机器,似乎是件没技术含量的事。实则,抽凭约等于细节测试,是审计的大杀器(毕竟也没啥好办法不是)。
倘若我们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业务都做细节测试,都去抽凭,那控制测试和分析程序都可以靠边站了。然鹅,是不太现实的,因为量实在太大,然而对于营业外收支来讲是现实的,量不会太大,就是老老实实抽凭细节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