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是道送分题,理论老师都苦口婆心讲过,书中都翻来覆去水过,都忘了,搜就是,查就是,无它,开干
插一嘴: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中的所得税影响额同理(理论与算法皆一模一样)
当期所得税费用 =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 适用税率
这张底稿往往需要留到最后开(尽量链 TB,以公式形式表达,容易出现别人改数你背锅的局面),因为起点是审定的利润总额, 需要等别人都完事了, 才好下手, 不然尽是无用功
利润总额等着照抄,再简陋的底稿都自带纳税调整增加检查表与纳税调整减少检查表,一项项捋就完事
温馨提示:吃着碗里的不要看着锅里的,整当期就不要挂念递延(这是一种朴素但高级的思路)
本期发生数就是别人审定的抄就完事, 税前扣除限额就是那些故纸堆里的理论
A 工资薪金支出: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没有实际发放的要调增。。。很罕见,哪个正经单位工资拖欠两三个月,真遇上,怕不是得审计调减而非纳税调增
B 工会经费:超过 0.02A 就得调增
C 职工福利费:超过 0.14A 就得调增
D 职工教育经费:超过 0.08A 就得调增,某些特定行业是鼓励培训、是扶持培训的,可以按实际 ...
财务报表项目注释虽大多乏善可陈,然尚有妙趣横生
诸如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我的现金流量模板在主表编制完成的同时会自动生成附表,不足惧也。。。退一步,也有万物皆可经营性应付
再如其他应收款信用减值的过程得分为三阶段:将押金、保证金、关联方往来放在第一阶段,破产或濒临破产的,放第三阶段,剩下的倒挤第二阶段,抑或将账龄在一年以内的放第一阶段,账龄一年以上的放第二阶段,客户破产的放第三阶段,监管没说,群魔乱舞,恣意可妄为,不足惧也
舍此之外,谁能当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虽说隔壁项目组的试算(TB)可自动生成该附注,但隔壁项目组又不要我不是
首先,先要搞懂质控想要说表达什么。中国文字的博大精神,有时候写出来的和表达的意思之间要准确理解。比如: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关键是要跳过字面的本意,抓住实质,实质就是 冬天夏天究竟该穿多少衣服。所以答Q 时候也一样,不要纠结于字面的本意,而要抓住质检 Q 的实质
所谓的 Q 的实质,就是质控为什么要这么问你?TA 担忧的点在哪里?把这个实质抓住了,事半功倍;如果这个实质没弄明白,鸡同鸭讲
比如下面的这个之间的 Q:
Q:应收账款明细表中,XXX 公司的应收款账当期期初 30 万,借方发生 100 万,贷方发生 110 万,期末余额 20 万,账龄划分仍在一年以上,是否准确?
A:经过询问和测试,账龄划分是准确的。
这个就好像夜里和姑娘看电影出来,姑娘说我有点冷。如果你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说:我也有点冷。
恭喜你注孤生。
质控是真的想知道是不是准确的吗?TA 是在含蓄的提醒你,是不是哪里有 矛盾了,当期发生而账龄还在 1 年以上,必然是有其原因的。所以你答复的 Q 的要点是要把这个原因解释清楚,而不是告诉一个结果:
A:X 公司的回款采用逐笔 ...
这哥俩很会计,核心审计程序只是重新计算;这哥俩很折腾,最终定数取决于其他科目
递延所得税底稿并不难刷,等别人数字敲定,你往底稿一涂,自带的公式一测算,调整分录一出,三表一链,完事
|
不明就里的小朋友,秉持世间万物皆可套,也能抄得有模有样
刷底稿易,明就里难,尤其是《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 号》横空出世
我班门弄斧一波,我有一家平平无奇的公司,平平无奇的25%所得税率,平平无奇的
利润总额 50W,我的生产线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50W,所得税几何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X 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两个疑问:why纳税调增,调增50W+why确认递延
计算当期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25W(利润总额 50+纳税调增 5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W(不难看出:孝敬税局只与当期有关,因为只有通过应交税费核算的才需要花真金白银,,,若不纳税调增,我再计提 50W 减值岂不是今年无需纳税)
计算递延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W(生产线的计税基础大 5 ...
|
上图大致是 IPO 尽调的框架内容,下文结合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前期准备工作以及现 场核查中观察节点、分析关键指标、撰写尽调报告去阐述至于现场核查环节的循环其实和年审内容没啥区别,详细程度与关注点不同,当然也是需要关注常见的坑有哪些即可,此处就不再进行讨论。
A 前期准备工作–对行业的了解动作: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之前,可以通过见微数据、巨潮资讯以及荣大二郎神去找 5~10 家对应的招股说明书以及对应的问询函,必要 时需求专家的帮助。
关注点:【存在可比公司的情况下】1、通过招股说明书去找对应的行业业务环境 以及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模式,对比产品以及行业地位的不同点、重点关注风险因 素、业务与技术两个章节。2、通过相关同行业问询函关注监管层面对这个行业的 共性关注点在哪,为对所尽调公司相关访谈做准备。既是同行业,天下乌鸦一般黑,别人出现的问题,你大概率极有可能会出现,这也是可比方法论存在的前提
B 前 期 准 备 工 作 - 对 公 司 的 了 解动作:利用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进行基本信息的穿透了解。 ...
诚然,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底稿并不难涂(小朋友眼里大抵二者只有年限和利率不同),拿到企业提供的借款台账往明细表一把粘,接着从贷款卡(企业信用报告)到银行回单(银行流水)到借款(担保、抵押、质押、授信)合同再到银行函证,无数外部证据都能核查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可见这块造假很不容易,所以这哥俩风险不会太高)。
删凭证就能造假(这是异端),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但不得不承认某些时刻现实就是比电影更魔幻
一般来说来自于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借款,均应通过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核算,不能因考核而改变核算(某些国企有这样的骚操作,往其他负债里头塞,没办法,上头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考核指标)。
当然,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得列报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光听名字就很般配)
其他流动负债列报:增值税的待转销项税额、预计可能在一年内结算的预计负债、短期应付债券、应付退货款。。。
其他非流动负债列报:超过一年的合同负债和应付退货款、超过一年的待转销项税额。。。
像乐视多诺米骨牌坍塌于短期借款这样的故事,似乎离审计人很远,务实的审计人津津乐道的是康康(康美药业)的存贷双高。其实存贷双高又怎样呢,需要计算货币资金收益 ...
1-1 货币资金:开户清单核查清楚账户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银行对账单核查资金
余额是否一致;存在超过 5 万(或大额现金时)需要盘点现金
1-2 交易性金融资产:记录的内容及依据,确认财务核算是否正确,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1-3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备查簿,应收票据背书转让、贴现、质押情况;盘点企业应收票据(或查看系统电子票据)
1-4 应收账款:关注大额应收账款(前十或占比 80%)的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与
营业收入核查相匹配);超过企业正常信用周期(或账龄超过 6 个月)的全部应收
账款未回收的原因,以及是否会形成坏账(前 10,需要查询客户涉诉信息);按照行业平均水平计提坏账准备
1-5 其他应收款:关注其他应收款(占比 80%)的性质及形成原因;最终确定可收回情况,确定是否应当计入费用;按照行业平均水平计提坏账准备;大额需要获取合同,确认原因
1-6 存货:核实监盘账面存货(占比 80%),确定账面存货与实际存货差异;存货收发存结转价格是否存在问题;存货数量金额明细表;成本计算表
1-7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协议、工商变更时间、投资款支付凭证,以及确定核算是否正确
1-8 固定资产: ...
不妨从直接法(序时账法)切入,缘何,难不成标题党
其一:学院派的培训总归是很无聊,上来就丢公式,诸如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预收账款/合同负债(期末-期初)-
{应收账款(期末-期初)+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对冲金额}-{应收票据(期末-期初)+应收票据背书转让支付应付账款金额}+坏账准备(期初-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
温馨提示,注意棱角分明的括号
不可否置,这是极为优秀的公式,平日里常见的较此有所阉割
然我这种没天赋的选手记不住,也不想听
其二:企业的现金流编制往往采用的是序时账法,谁也没法排除将来栖身甲方的可能
其三:无论是市面上的一键现流模型,还是券商所要写的现金流分析,这背后渗透的原理都在直接法(序时账法)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其四:不自信的(抑或极为严谨的)项目组都会以序时账法现金流验证公式法现金流准确与否
从零开始,就拿一两笔分录反复试探
不要管哪种模板,都是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利润表报表项目)
借:银行存款 100W
贷:实收资本 100W
谁都知道:现金流主表会体现为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10 ...
最近,忙的起飞,无法及时更新,简单盘一盘之前编制现金流掉过的坑趴(粗糙版)
研发费用中的物料消耗填列在购买商品,销售劳务收到的现金
营业成本中的运(输)费填列在支付的其他经营活动
支付中介机构上市服务费填列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见仁见智趴)
少数股东出资填列在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其他流动资产の待转销项税现金流填列方式同应交税费の销项税额,将变动额填列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票 据 贴 现 : 可 以 终 止 确 认 的 , 填 列 在 销 售 商 品 、 提 供 劳 务 收 到 的 现 金
不能终止确认,需确认短期借款的,填列在借款收到的现金
至若票据保证金
若开立的票据主要用来支付货款、费用款等经营款项时,填列在支付其他和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若开立的票据主要用来支付设备款、工程款等长期资产款时,填列在支付其他和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若开立的票据不具有真实的交易背景,是纯粹为了融资而开立的,填列在支付其他和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衔接新租赁准则,调整产生的使用权资产与租赁负债(二者等额产生,当然综合租赁负债重分类列报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部分考量不是)并不影响现金流,
...
继续更新长期资产审计思路和审计程序,还剩开发支出和研发费用。先科普下会计知识,无形资产能资本化的,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以有余额,列报在资产负债表:开发支出;无形资产不能资本化的,在资产负债表日无余额,列报在利润表:研发费用。
第一步取数,看账,要报表,催资料,帐表数据核对一致。
第二步,获取或编制明细表。任何一个科目,明细表包含的要素可谓是天差地别。其实,无形资产研发这块的思路与在建工程是相似的,都是一个个的项目。 之前讲过:合格的在建工程台账
(或明细表)应当包含哪些信息呢:功能、开工时点、预算、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例、工程进度、预计完工时点、利息资本化累计金额、本期利息资本化金额、利息资本化率及资金来源。
研发很类似,我们需要了解各个项目功能用途、立项时间预算、预计时间、人员组成、研发成功时点、资本化时点标志和验收时点标志,截止资产负债表日尚未验收的项目的实际进展进度等 等。 上述一堆杂七杂八的,关键与难点是什么,自然是资本化时点。
在实务操作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支出资本化开始时点的确定,都涉及高度主观、复杂的专业判断,且与企业所属行业的特性密切相关。 至于其他要素,则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