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将论述范围框在制造业,制造业存货拿捏住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成本不过是 by the way。。。分析,配比,倒轧三两下完事
分析有哪些维度,X 轴可以是时间(月度、年度)、行业,Y 轴可以是总成本、不同品种产品成本、毛利率
纵横交错,三三得九,看趋势,看比率,其实这些都是表象,都是一种引导我们摸到真相的思考工具
相较成本管控、公司战略、市场环境、经济形势,我们更关心真实+完整,外加能应对监管的解释
何谓配比,确认收入时要同步结转成本
配比是避免企业做假账,少结转成本,虚增库存的顶层设计
何谓成本,何谓费用,成本不过是特殊的费用,成本不过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与收入有清晰的配比关系的费用才有资格称为成本
收入成本明细表(收入成本大表|收入成本匹配表,南橘北枳)是执行收入实质性程序时最重要的基础资料,这货一般找企业要。。。服务型企业与研发型企业那得另说
重头戏是成本倒轧,这玩意有啥用,有人说是质监非得要
再深入一点:成本倒轧可将存货科目相关数据倒推至主营业务成本的发生额,通过与主营业务成本的比较,发现存货或成本核算上的异常情况
原理其实很简单,倒轧又不是新词, ...
无论什么科目,都有共性,第一步,帐表核对一致,企业的帐和报表的数都没对清,做程序也是抓瞎。审计的思路,一个字概括:拆。
会计是从凭证到明细账,明细账到总账,总账到报表的过程,而审计,恰恰相反,我们先看报表,再看明细,最后才是抽凭。
第二步,了解,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说是第二步,其实是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之前的步骤,实务中,往往是放飞机的重灾区,即使不放飞机也是本末倒置,实质性程序都做完了,才补这么一张底稿,抑或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人与做实质性程序的人割裂开来。
求人不如求己,了解企业是我们开底稿的铺垫。放到管理费用来说,我们了解企业的业务,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才能大致感知企业管理费用的大头应该是啥,怎样的变动趋势才是符合企业实情的,财务不过是业务的体现。
第三步,分析。
有了解,分析就会顺畅,一是分析报表结构,二是年度波动,也就是财务费用里头讲的上期本期对比分析,三是月度波动,对年度波动的拆分,四是 Benchmarking(财务费用里头介绍过的),五是其他分析,就像往来有其他,报表里有其他资产、其他负债,这行就是如此,总有兜底的东西。
报表结构分析,得结合行业,结合企业所处 ...
【案例】雅艺科技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意见(豁免版)
【图形分析 1】
审计说明:
①2018-2019 职工薪酬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适当精简管理部门人员所致;
②2019-2020 职工薪酬上升主要系本期业务规模扩大,公司新聘用了十多名管理人员,同时公司整体上调了管理人员薪酬;
③2018-2019 中介结构服务费下降主要原因系聘请中介机构服务减少所致;④ 2019-2020 中介结构服务费上升主要原因系本期申报 IPO,相应聘请中介机构服务增加所致。
【图形分析 2】
审计说明:
①业务招待费上涨,主要原因系本期业务规模扩大所致;
②办公费稳步上涨,主要原因系购买办公用品和小额办公器械增加;
③折旧摊销费下降,主要原因系部分管理部门使用车辆及办公设备等折旧年限逐渐到期所致;
④差旅费下降,主要原因系受国内外疫情影响管理人员外出参加会议减少,外出减少所致;
⑤其他管理费主要系修理费、排污费和水电费等,保持稳定增长;
可能的审计说明程序方向…1、职工薪酬变化的审计说明证据①访谈记录:与人事部门负责人和财务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将其结论与了 ...
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的双高现象如存贷双高一般惹人侧目,几乎要和缺少销售回款配合的虚增收入划等号
甚至玩股票都有这样的认知:看财报得看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总值占营收的多少比例,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比例太高的话说明公司赚的钱都是虚的,实际上到手的钱没有多少,这公司有可能是空壳公司或者业绩造假。。。诶,坚决不买
切回来,先说明细表,虽说不同会计师事务所明细表差别不止一星半点,但基本理念还是一致的恒等式:期初+本期增加(借方发生额)-本期减少(贷方发生额)=期末
哪怕底稿里您再喜欢用死数,上头这个逻辑关系得用公式表达,这是底线(经验之谈)上头这四列数+客户名称可以直接从科目余额表获取,正常企业还会在科目余额表——应收账款:划分关联方与非关联方二级明细
一下就填了六列数,向企业索要明细表的话,还能要到款项性质和账龄。。。若是企业撇撇嘴:明细表是啥。。。直接丢底稿模板过去即可
这可不是抄数,审计师一般基于先进先出的逻辑划分账龄,这是不精准的,获取存在一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自身划分的账龄还是有辅助意义的。。。
某些底稿明细表期初分三种账面、未审、审定,期末亦然。。。从科目余额表抄到的自然是 ...
首先,什么是其他应收款,这个定义要了解清楚,只有定义准确了,我们才能正确的往下思考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即不知道放哪里的款项就放入其他应收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垃圾桶
定义清楚了,下面来梳理审计程序,其他应收款是最重要的两个认定是存在、计价与分摊
认定决定审计目标,目标指导审计程序,针对这两个认定,一般执行的审计程序有编制明细表、函证、计提坏账准备、期后测试等,具体内容往下看:
程序一:获取或编制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和总账数、报表数核对一致
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细表的期末余额合计数一定要和 TB 中的未审数核对一致,这是每个底稿的起点,不然白忙活一场
明细表数据一般可以从科目余额表直接获取,或者利用企业提供的明细表,直接复制黏 贴到自己的底稿,然后修改成所需的格式即可,千万不要傻傻的一个个数字或者一行行的贴
一般明细表的格式如下图,主要包含往来名称、款项性质、期初余额、本期借贷方、期末余额、账龄等内容
因为这是个垃圾桶科目,附注需要披露款项性质,所以底稿中的款项性质要重点去做划分,比较常见的有押金保证金、备用金 ...
聊聊湖北证监局 2021 年 8 月 26 日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4 号(1-3 号都与会计师事务所无关)的简单小故事。
缘由简单:2016 年期间,凯迪生态部分在建电厂存在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月的情形。
中断期间,凯迪生态未按照会计准则暂停停建电厂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直接导致 2016 年财务报告虚增在建工程、虚减财务费用、致使虚增利润总额( 税前) 近
2.73 亿元。
结局简单:没收中审众环审计业务收入 400 万元,并处以 400 万元的罚款。此外,
两名签字注师各罚 5 万,可见祸不及小朋友,话说个人罚款所里报不报销呀。
在建工程常见三板斧,一是利息资本化不化,详见下文;二是利用无商业实质的购销业务,玩体外资金循环,三是推迟转固,这跟费用跨期一样普遍,推迟转固晚三五个月往往对利润影响不大
审计的实质是会计,会计处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审计水平。(会计学得好的朋友请直接跳到下一张表情包之后!)
会计简单:这准则和指南读起来完全没有晦涩感。
《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2006)第十一条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 ...
研发这玩意涉及科创板、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等事项,研发项目大致可划分三种类型:自主研发(自己搞)、委外研发(请人搞)、合作研发(一起搞)。
内控是起点,了解内控是必须的,安利《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0 号——研究与开发》,寥寥数语,短小精悍,值得一看。
第三条,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至少应当关注下列(ABC)风险:
A 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瞎扯淡的立项书,审计管得着嘛,论证科不科学审计看得懂么)
这讲的就是要立项嘛,立项至少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这项目能成(可行性);二是这项目要花多少钱(预算,碰见过简单到极致的预算,一眼能瞅出是根据实际
支出补的预算材料,然事无巨细没法审下去,嘿嘿嘿);三是项目起止时间,尤其
是预计完成时间(止)。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单独整,也可以就和立项书二合一。何谓可行,一是企业要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能够往里砸,二是砸完得能够溅起水花,能出成果(不一定非得是阿堵物)
文曰: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B 研发人员配备不合理或研发过程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失败。科研 ...
继续更新长期资产审计思路和审计程序,还剩开发支出和研发费用。先科普下会计知识,无形资产能资本化的,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以有余额,列报在资产负债表:开发支出;无形资产不能资本化的,在资产负债表日无余额,列报在利润表:研发费用。
第一步取数,看账,要报表,催资料,帐表数据核对一致。
第二步,获取或编制明细表。任何一个科目,明细表包含的要素可谓是天差地别。其实,无形资产研发这块的思路与在建工程是相似的,都是一个个的项目。 之前讲过:合格的在建工程台账
(或明细表)应当包含哪些信息呢:功能、开工时点、预算、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例、工程进度、预计完工时点、利息资本化累计金额、本期利息资本化金额、利息资本化率及资金来源。
研发很类似,我们需要了解各个项目功能用途、立项时间预算、预计时间、人员组成、研发成功时点、资本化时点标志和验收时点标志,截止资产负债表日尚未验收的项目的实际进展进度等 等。 上述一堆杂七杂八的,关键与难点是什么,自然是资本化时点。
在实务操作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支出资本化开始时点的确定,都涉及高度主观、复杂的专业判断,且与企业所属行业的特性密切相关。 至于其他要素,则和 ...
节选 2021 年 9 月上市委会议通过的三个案例:中信和德勤保驾护航的海创药业、海通和安永保驾护航的迈威生物、长城和容诚保驾护航的高凌信息。私以为,这些案例中的研发费用,都是极为经典,极为普遍的,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
|
先瞅《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
问:研发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如何准确地划分和核算各项研发支出,是否存在应计入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答:发行人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0 号 的要求,结合公司研发活动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内控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 研发项目流程管理
公司的研发项目主要为新药研发,包括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公司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制度》,作为项目立项及过程管理、结项的重要依据。
项目负责人发起立项申请,提交项目立项汇报材料,由公司科学委员会/临床研发委员会审议通过后,项目正式立项。
当前,公司的新药研发项目覆盖药物发现至临床研究,部分项目已开展临床实验。项目周期较长,《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将新药研发项目分为 ...
信用减值损失是张可有可无的底稿,**闲的蛋疼的才会打开这张底稿检查(诶,玩的就是心跳),**实习生拿着 TB(调整系统)抄个数就行
如何计提坏账,以往的做法是先拎出单项
何谓单项:如债务人(客户)在以前年度已经出现了违约、败诉、失信等行为,再如债务人( 客户) 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还如已经在与债务人( 客户) 诉讼和争议 ing。。。
事已至此,拎到单项,已然做好最坏的打算,这钱多半是要打水漂,一般全额计提坏账
剩下的开始组合,开始按照先进先出的逻辑划分账龄,粗糙一点按年度划分,细节一点还单划一个信用期内
然后开始拍脑袋:1 年以内 5%,1-2 年 10%,2-3 年 20%,3-4 年 50%,4-5 年 80%,5 年以上 100%(不会拍脑袋怎么办,上巨潮资讯抄数字呀,灵活选择,可以就同行业抄出丰富多彩的答案)
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拍法,故而某些大型上市公司还按客户所属行业(某些蛋疼派张口就是还要考虑公司规模、信用评级等多种因素)划分成组合 1,组合 2,组合 3。。。
客户鱼龙混杂,涉及的奇奇怪怪行业太多了咋办,按自身的业务和产品划分为组合 1,组合 2,组合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