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说抵权益,大抵有七种情况,二是本期处置子公司
所谓本期处置子公司,就是没了呗,不再是 1+1,首先资产负债表期末数就不加了 (没了加个锤子),其次从期初到处置日的利润表得加(还在的时候的遗产),时点与时段的概念还是拎得清趴
处置子公司一般分为三种情形,即一次处置(注销子公司、分公司同理)、成本法转权益法,成本法转公允价值
某些流派划分为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股权与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股权似乎更为妥帖
三种情形都离不开一个基本模型(分录)
first of all ,一次处置,就这一步
借:投资收益=倒挤
少数股东损益=年初到处置日实现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贷:其他转入(或曰其他调整因素)=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分录之中影响未分配利润的项目之和
关于倒挤投资收益,某些流派会用如下公式来证明:合并层面应该确认的总的投资****收益= 处置的公允价+剩余股权的公允价- 处置日账面净资产× 持股比例– 商誉
私以为没啥意义,还是得从源头,即没并资产负债表,却并利润表来考虑
要知道一次处置子公司不并 ...
实务的美妙之处在于控制抑或重大影响等概念充斥着判断空间(or 狡辩空间)
接着说抵权益,以下均系不成熟的想法,敬请指正(~~~~听过张敬富的课,也看过平锅
大白话的文~~~~)
大抵有七种情况,一是啥也没发生
所谓啥也没发生,就是上期持股 X%,本期依旧持股 X%,稳得一匹,股权无变化 A 将上期的 TB 里合并抵消分录抄过来,影响未分配利润的,全部改写为年初未分配利润
why:和单体审计调整需要滚调是一个道理
就是你是在 excel 里玩的,没有反映到企业账套里,你下期还非得在 excel 里玩的话,相当于你上期没调
and 如果你用影响未分配利润的科目,那么很抱歉,这二货 TB 会链到本期数上,就乱了套了
如果你没get 到,可以瞅瞅审计旺杂货铺的~~~~《审计调整之打怪升级》~~~~,可以合并TB
里随意填数试试看
B 将本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进行处理
论及此很有必要引入一个概念:少数股东权益
在俺们那疙瘩,小股东的权益对应的报表科目即为少数股东权益,听名字就知道是少数股权比例的股东的权益
合并 TB 的链数逻辑很简单,就是 1+1,就是简单相加汇总,所以把小股东的 ...
合并报表主要工作就俩,一是抵权益,二是抵交易 抵消的前置工作是合并,即简单相加汇总,直接 1+1
合并的前置工作是知道需要加哪些,即确定合并范围,囊括分公司、子公司为什么需要抵交易
抵交易抵的是内部交易,即合并范围内的交易
外人看来你们是一家子,家人之间相互销售(抑或服务),收入和利润可以做到无限大
为什么需要抵权益
同理,长期股权投资和实收资本可以做到无限大
这个解释不严谨,也不准确,私以为深挖老学究的东西没必要,有感受就行,
如若不然我家里蹲的时候开个两个公司玩玩,互相销售,抑或互相投资,出去找工作我就吹自己 N 年百亿集团 CEO|CFO 经验
抵交易,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识别关联交易
无论是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这里流指的是投资流,即顺着投资方向为顺流交易(妈妈卖给儿子)
核心就两字:不认
即把母公司和子公司与之相关的分录在合并 TB 里写相反分录即可(大家见到的往往是合并同类项的产物)
and 习惯上把收入和往来分开写,没别的,就是怕你学会了
瞅瞅某投行的 IPO 财务核查程序精要,和审计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一模一样
一,应收账款
1,销售内控穿行。
2,访谈、了解销售收款政策,查看合同条款。
3,获取期后回款明细表和回单,确认未回款项。
4,获取应收账款账龄表,抽取样本检查回单。
5,检查承兑汇票台账,是否正常。
6,获取明细表,核查主要客户构成,参考可比公司,坏账计提。
7,检查银行询证函、企业信用报告,检查质押情况。
8,公开渠道查询主要客户资信情况。
9,对 70%交易金额客户走访、函证确认,或者视频访谈。
10,回函存在差异进行调节解释,未回函进行替代测试。
二,营业收入
1,复核收入确认原则,控制权转移时点。
2,收入细节测试。
3,函证、走访、视频访谈。
4,收入截止测试。
三,存货与营业成本
1,获取存货明细表,分析进销存情况与收入、库存合理性。
2,监盘、抽盘,观察存货状态和数量。
3,评价管理层计提存货跌价政策,进行测算。
4,取得企业生产过程图,评价存货成本各环节的归集、结转是否规范。
5,采购与生产穿行测试,进一步评价内控有效性。
6,分析性程序,存货周转平均成本合理性分析。
7,库存商品入库截止性 ...
审计是将财务和业务进行双向核对的过程,故而审计程序往往也是双向的,故而不能就帐查账。
只要你愿意,你所接触的一切(企业及其环境)都是你的老师,你想跳槽企业,你可巧立名目,进行偷师;大大方方,进行请教。学会拎清,什么时候该装,什么时候该虚心,摆低姿态。
没人规定小朋友是死做底稿的,小朋友也能读同行业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也能去了解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行业的竞争格局、大致市场容量和发展 情况、需求来自于哪里、如何能在行业中获取竞争优势等。
行研等词离你并不遥远,不要被当下头衔所桎梏,李德胜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之际,会时刻想着自己只是个管理员么。
没人规定你只能站在审计或会计角度想问题,你可以是 VC/PE 投资人。
不要仅靠项目经历,被迫成长。年报与 IPO,与尽调之间有什么鸿沟么,一通百通罢了。有一个非常实用的网站叫萝卜投研,有一种非常便捷的方法叫看券商深度研报。
不懂会计就是瞎审计,审计应当先了解企业的账是怎么做的,再分析这么做对不对,有没有风险存在。
询问效力最弱,却最好用,然而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仅靠询问,企业要想忽悠你,可以把你忽悠瘸。不怕企业造假,就怕企业主动跟你说我哪 ...
合并报表作为 CPA 会计考试中的三座大山之一,与长投珠联璧合,同时还涉及到所得税准则。在实务中(尤其在事务所里边)也常常与所得税、现金流、合并报表一起被公认为三大技术流。
理论和实务各有各的难处,准则要求多变难解,实务工作复杂多样。
提及合并报表,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实务人来说,往往让人感觉深在迷雾,同时有种畏难的情绪。而身边几个在企业做合并报表的朋友又常常跟我说,感觉实务当中做合并没有理论那么难,每个月执行固定的几个步骤。
她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看来叫人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因为书本上列示的有些股权交易情况可能实务中你永远也不会碰到,比如对于一个投资保守的公司而言,权益投资抵销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变化,书本枚举的案例是丰富而多样,宽泛,在某种程度上还涉及假设的理想性。
而实务当中业务复杂多样,细节满满,可能有时候在书本上还找不到完全的案例可以套,这时候就考验活学活用,发散思考了。
实务当中有机会接触合并报表的人其实还是比较少的,一般是集团公司的合并报表会计,集团公司外部审计的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
作为合并报表会计, 需要去审核单家报表,然后进行汇总,根据不 ...
接着说抵权益,大抵有七种情况,三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跟处置子公司一样分为三种情形,即一次购买、权益法转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转成本法(合并报表层面与一次购买没得差)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即非同控),划分同控与非同控的意义,离不开接下来引入的这个概念:商誉
商誉=初始投资成本(花的钱)—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剔除不可辨认的商誉后评估师折腾一波认为值的钱)
不妨瞅瞅准则讲解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原则及商誉面面观》
文邹邹一点:合并商誉是被购并企业某种特长(比如客户资源,比如品牌名声)而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价值在合并时予以确认的可计量的支出
商誉是一个很美妙的概念。B 乎有句话,感受不到数学公式美妙的人,就没得成为一代大师的潜质据说,在美利坚,商誉别称正商誉,列示于无形资产项目之下得在预计的有效年限内予以摊销,最长的摊销期限为 40 年
据说,在大不列颠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只可将其作为可摊销资产,并且除特殊情况合并商誉可按 40 年的最高年限予以摊销外,一般情况下摊销期不得超过 20 年
据说,在三哥手中,合并商誉既可作为一项可摊销资产,在不超过最高法定年限 ...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开始报名了,(切勿心急,第一天嘛,小破站卡得起飞过分么,懂得都懂)
这玩意有多大用
因人而异(有人光是注会就手忙脚乱了,有的人刷起证书如割草)
玉玺在孙策手里可以招兵买马,建功立业;玉玺在袁术手里只能冒失称帝,兵败身陨
这玩意非得考么
私以为拿同等精力学 SQL、Tablea、Python 朝着财务分析/经营分析/数据分析的路子走不失为上策。当然路子千千万,家境贫寒+没考上大学的发小现如今挣得不比我前东家合伙人少,世界就是这般奇妙,哪怕是年薪百万的打工人从秦朝开始打工也挣不到某些人的零头
and 躺平也是一种路子
报名时间
2022 年 4 月 **6-**29 日(24 小时全程开放)
报名条件
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 CPA,且不限专业,不限年龄(专升本的同学应当好好把握,随着学历通胀,某些八大开始直接 pass 专升本,第一学历 yyds,复读胜过。。。)
交费时间
2022 年 6 月 15 日 **—**30 日 ( 每 天 8:00— 20:00 )
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2 年 8 月 8 日**—**23 日(每天 8:00— ...
曾几何时,校招宣讲,信永中和一帮西装革履的老男人对着我们台上嗷嗷待割的韭菜侃侃而谈:我们将斥巨资,打造函证中心与报告中心,彻底释放审计智慧。
发函与收函是件繁琐的事,贴报告(报表附注)也是件繁琐的事,诸如此类繁琐的事还有很多,诸如大额银行流水双向核对。
从三个小小的点切入审计信息化:一是函证中心;二是银行流水核对;三是报表附注。
在最高级的写字楼,干最低级的事,体力活干多了,也就知道审计何以为民工!当然,论收入,写字楼里的民工那是远低于工地民工!
取数时,我们能感受到:企业诸如 ERP(蝙蝠侠的管家阿福),金蝶用友(龙虎斗)、SAP(有钱的主专属)等等整的起飞。
当然都是大企业哈,毕竟我很认可 Benniar 说:一个早期的公司,在老板就可以控制的时候,ERP 就是一种拖累。
而我们取完数,除了能看看账,也就用 Excel(WPS)自娱自乐,抑或是套着审计软件壳的 excel。诸如方方格子等插件不断优化,其实,也够用。
时至今日,少量所(内资八大都还没整齐全)函证中心已经搭建完毕,承担着批量生成询证函(邮件合并堪称经典)、收寄并整理快递等任务(也有某所,函证中心只负责收,不负责寄) ...
鉴于当前审计信息化处于令人失望的水准,故而对 excel 神技的追求,审计趋之如骛。
John 说:没有围绕自有落地审计技术的审计软件和 IT 审计。目前大部分审计软件以取数为主要功能,帮助自动化填制审计底稿,背后审计逻辑堪优。大部分所内控测试效率低下,仍以循环测试为主,测试效果受到 IT 审计的限制,最终演变为放飞机。
近年来舞弊造假导致的审计失败众多案例,往前追溯造假期间的内控审计结论多为无保留意见,没有重大内控缺陷,可见胜任能力缺失的严重性。
资本市场极左说:王进喜跳进坑里,挖出了石油,从此中国有了石油产业链,养活了一群石油工人。王铁柱每天多送 10 单外卖,另一个快递员接不到单子,美团果断降低了每单提成。这就是劳动光荣和无奈内卷的差别。
审计追求又快又好的 excel,何尝不是无奈内卷!
我在这里就 excel 快捷键一道,打个样,更多劳动光荣可移步我在知乎上也安利过
的公众号:茶瓜子的休闲馆。我还买了本得以落灰的《审计效率手册》。
就快捷键,论快捷键,没点降维打击的路子么。这密密麻麻列一堆多费脑子,有这脑容量记点准则不香么。
降维打击第一式:文件–选项–快速访问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