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开始报名了,(切勿心急,第一天嘛,小破站卡得起飞过分么,懂得都懂)
这玩意有多大用
因人而异(有人光是注会就手忙脚乱了,有的人刷起证书如割草)
玉玺在孙策手里可以招兵买马,建功立业;玉玺在袁术手里只能冒失称帝,兵败身陨
这玩意非得考么
私以为拿同等精力学 SQL、Tablea、Python 朝着财务分析/经营分析/数据分析的路子走不失为上策。当然路子千千万,家境贫寒+没考上大学的发小现如今挣得不比我前东家合伙人少,世界就是这般奇妙,哪怕是年薪百万的打工人从秦朝开始打工也挣不到某些人的零头
and 躺平也是一种路子
报名时间
2022 年 4 月 **6-**29 日(24 小时全程开放)
报名条件
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 CPA,且不限专业,不限年龄(专升本的同学应当好好把握,随着学历通胀,某些八大开始直接 pass 专升本,第一学历 yyds,复读胜过。。。)
交费时间
2022 年 6 月 15 日 **—**30 日 ( 每 天 8:00— 20:00 )
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2 年 8 月 8 日**—**23 日(每天 8:00— ...
无论什么科目,都有共性,第一步,帐表核对一致,企业的帐和报表的数都没对清,做程序也是抓瞎。财务是凭证—明细账—辅助账—总账—报表这样一个过程,一环接一环必然是扣上的。顺理成章,养成好习惯,企业给我们的资料,随手和帐表核对。
不然,时过境迁,再Q 客户,说之前提供的这部分资料不行,那就社死。
第二步,获取单位的利息台账,和借款台账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是同样的套路,我们找企业要利息台账,企业财务如若说没有台账,管企业真没有还是假没有,直接将利息台账模板发给企业财务,让之填写。
拿到台账首先就是和账面数对上,对不上,让企业造一个能对上的或者解释清楚差异。
第三步,重测利息。利息无非是本金利率天数,官方一点:利息测算的公式为=借款本金借款日利率借款天数=借款本金年利率/360 天借款天数,以天为口径逐笔重新计算,一般底稿里都自带公式往下一拉即可。差异较小,小于SAD(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自然皆大欢喜。
有差异,不得慌,就询问,要解释,常见情况被审计单位会说:合同写明的借款日期和还款日期与实际还款日期不一致。
有解释,不得信,询问是一个证明力很弱的程序,借款还款无非 ...
曾几何时,校招宣讲,信永中和一帮西装革履的老男人对着我们台上嗷嗷待割的韭菜侃侃而谈:我们将斥巨资,打造函证中心与报告中心,彻底释放审计智慧。
发函与收函是件繁琐的事,贴报告(报表附注)也是件繁琐的事,诸如此类繁琐的事还有很多,诸如大额银行流水双向核对。
从三个小小的点切入审计信息化:一是函证中心;二是银行流水核对;三是报表附注。
在最高级的写字楼,干最低级的事,体力活干多了,也就知道审计何以为民工!当然,论收入,写字楼里的民工那是远低于工地民工!
取数时,我们能感受到:企业诸如 ERP(蝙蝠侠的管家阿福),金蝶用友(龙虎斗)、SAP(有钱的主专属)等等整的起飞。
当然都是大企业哈,毕竟我很认可 Benniar 说:一个早期的公司,在老板就可以控制的时候,ERP 就是一种拖累。
而我们取完数,除了能看看账,也就用 Excel(WPS)自娱自乐,抑或是套着审计软件壳的 excel。诸如方方格子等插件不断优化,其实,也够用。
时至今日,少量所(内资八大都还没整齐全)函证中心已经搭建完毕,承担着批量生成询证函(邮件合并堪称经典)、收寄并整理快递等任务(也有某所,函证中心只负责收,不负责寄) ...
合并报表作为 CPA 会计考试中的三座大山之一,与长投珠联璧合,同时还涉及到所得税准则。在实务中(尤其在事务所里边)也常常与所得税、现金流、合并报表一起被公认为三大技术流。
理论和实务各有各的难处,准则要求多变难解,实务工作复杂多样。
提及合并报表,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实务人来说,往往让人感觉深在迷雾,同时有种畏难的情绪。而身边几个在企业做合并报表的朋友又常常跟我说,感觉实务当中做合并没有理论那么难,每个月执行固定的几个步骤。
她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看来叫人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因为书本上列示的有些股权交易情况可能实务中你永远也不会碰到,比如对于一个投资保守的公司而言,权益投资抵销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变化,书本枚举的案例是丰富而多样,宽泛,在某种程度上还涉及假设的理想性。
而实务当中业务复杂多样,细节满满,可能有时候在书本上还找不到完全的案例可以套,这时候就考验活学活用,发散思考了。
实务当中有机会接触合并报表的人其实还是比较少的,一般是集团公司的合并报表会计,集团公司外部审计的现场负责人(项目经理)。
作为合并报表会计, 需要去审核单家报表,然后进行汇总,根据不 ...
鉴于当前审计信息化处于令人失望的水准,故而对 excel 神技的追求,审计趋之如骛。
John 说:没有围绕自有落地审计技术的审计软件和 IT 审计。目前大部分审计软件以取数为主要功能,帮助自动化填制审计底稿,背后审计逻辑堪优。大部分所内控测试效率低下,仍以循环测试为主,测试效果受到 IT 审计的限制,最终演变为放飞机。
近年来舞弊造假导致的审计失败众多案例,往前追溯造假期间的内控审计结论多为无保留意见,没有重大内控缺陷,可见胜任能力缺失的严重性。
资本市场极左说:王进喜跳进坑里,挖出了石油,从此中国有了石油产业链,养活了一群石油工人。王铁柱每天多送 10 单外卖,另一个快递员接不到单子,美团果断降低了每单提成。这就是劳动光荣和无奈内卷的差别。
审计追求又快又好的 excel,何尝不是无奈内卷!
我在这里就 excel 快捷键一道,打个样,更多劳动光荣可移步我在知乎上也安利过
的公众号:茶瓜子的休闲馆。我还买了本得以落灰的《审计效率手册》。
就快捷键,论快捷键,没点降维打击的路子么。这密密麻麻列一堆多费脑子,有这脑容量记点准则不香么。
降维打击第一式:文件–选项–快速访问工具 ...
世上没有不谈商业模式的生意,会计师事务所和做空机构的商业模式就不一样
会计事务所靠掩盖抑或修正(财报只会披露审定数)财务造假吃饭,哪怕翻脸也就是辞任,不会出来跳出来嚷嚷(非标意见较为罕见)
做空机构则相反,事先埋伏好空单,不跳着脚嚷嚷就没法吃饭,得大喇叭, 得人
(投资者)尽皆知,得股价下跌
前者靠客户给钱,后者靠市场挣钱,前者哪怕吹了,顶多尾款收不到,后者要是不成,赔了夫人又折兵
6 月 28 日,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发布报告称,蔚来通过会计手段夸大了收入和净利润率。
一言以蔽之蔚来的核心手法:使用一个未合并的关联方子公司来设计其财务状况
瑞幸做加法,把不属于自己的加进来;蔚来做减法,把自己的一部分减出去
具 体 剖 析 蔚 来 手 法 细 节 之 前 , 按 惯 例 , 先 祭 出 其 商 业 模 式蔚来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这货整了一种卖法,即电池租用服务(BaaS),顾客可以光买车不买电池,相较买车又买电池便宜七万大洋,然后电池月租仅需 980 大洋
这模式没毛病,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玩分期,降首付,以此刺激消费
毛病在哪,毛病在 202 ...
今夜最热的泛财税审话题非堂堂会计师事务所莫属
导火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1) 106 号》
处罚如下:没收业务收入 199 万元,罚款 6 倍计罚款 1194 万元,对相关签字注册会计师分别罚款 100 万、50 万、30 万,并对相关注册会计师采取 10 年、5 年、3年的市场禁入措施
瑞华与中正珠江只是分崩离析(狡兔三窟模式了解一下),而堂堂如若处罚生效大抵是粉身碎骨(鄙人只是冷眼看客,无任何立场)
堂堂选择于其官网发声:告御状,大抵是没几分钟,其官网 404
会计师事务所出非标意见是件稀罕事,最大的风险就是第一步承接,最小的风险就是第一步承接
税务局都不敢严查企业,别说事务所了,懂得都懂
项目组水平直接决定报告水平,质量好坏还是要靠审计一线人员,无法亲自获取账套,翻阅凭证,现场检查的复核都流于形式
小熊座的 20 年有文如下(一如劣币驱逐良币之论)
审计,毕竟是个靠积累,吃经验的活,
如果行业留下来的人都是因为跳不出去而留下来,而不是因为愿意留下来而留下来,那么未来会变好吗?
睹贤哲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
我们先唠唠社会审计的定位。
简单来说,审计师暨核数师,对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告及附注发表意见。独立审计的存在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两权分离则又是推动经济发展、资源分配的一大重要基础。说审计师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且推动着、见证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一点儿也不过分。
A 从审计方法论学思维:
四大审计可以用**“教科书式审计”**来概括,这样说不足为奇,因为 CPA 教材就是四大参编的。从审计计划到风险评估再到内控测试与实质性程序,最后到审计完成阶段,每一步都能从教材中找到对应的指引。
审计的思维是严谨的,审计的方法是灵活的。在生活中可以合理使用审计思维,比如我以前很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通过询问与观察程序推算一个地摊的日均收入。
现阶段,八大的主流观点是向四大学习,向四大看齐,对标四大。
B 从财务与内控角度学管理:
四大是极其重视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测试的,这也是内控/内审岗位青睐“四大”背景人才的原因。这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实质性程序毕竟证明力有限,且细节测试的覆盖比率并不高。通过参与不同审计项目,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一家企业的财务核算流程与规范,内部控制规范。
部分八大质控看内 ...
**野鸡财务报表会有一些特征:**诸如存贷双高,诸如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双高,诸如存货积压,诸如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严重背离,诸如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相距甚远,诸如巨额商誉,诸如背离本福特定律
**由此可见(郑重声明):**野鸡并不是一个否定词或者贬义词
希冀能为诸君择业与 offer 比较贡献一些绵薄之力
实习不满 N 天,不算工资。。。干一天,就要发一天的钱,哪怕人家只是来监个盘,抽个凭,发个函,凑个数(某些客户对事务所派出员工人数是有要求的,实习生啥也****不干,光冒充正式员工凑数,也是能带来不菲正收益的)
实习生只有出项目才算实习工资,呆在所里干活一分钱也没有
实习生转正无明确期限,或者要求实习三个月(不含)以上才能转正,或者打心底已****经认定实习生能力有所欠缺,还以转正为由头吊着
一线城市工资低于 1 万的,二线城市工资低于 6 千的,单边公积金低于 N 的(以长沙 2022 年公积金贷款买房为例,N=600000÷15÷(5*12)÷2=333.33)
职级不透明,不知道同事职级,薪酬不透明,薪资计算狂加不确定性变量
工资不是工资,主要是预发绩效& ...
分类是门艺术,甩锅亦是艺术,以下剪不断,理还乱,可见鄙人艺术气息匮乏,敬请指正
A年报审计(中期审计)
年审是最为普遍的审计业务,其包罗万象,适合练兵,好好锤炼一番,别的项目极易上手。再瞅中期审计无非是把 1231 时间节点,挪到 331、630、930 云云,无非诸如划分账龄等操作较真的话会麻烦一点
最锻炼人的:上市公司的年审>新三板年审>大型国企>非公众公司>行政事业单位。这是站在初入审计行业的同学角度来唠嗑的,站在合伙人视角又会是另一番风景。
B资本市场核心业务
IPO> 重大资产重组>ABS≈发股≈发债,名字繁多,五花八门,究其本源不过是年审 的加强版,强在何处,一是客户财务基础+内控管理有可能依托答辩;二是底稿要求、报告要求、监管要求蹭蹭翻倍
大中型事务所的淡季分两种,一种在做 IPO,做中期,另一种就是在做专项
一个 IPO 往往会熬走几批人,甲方零星财务跑路、乙方零星审计跑路是常规操作,整整齐齐换券商、换会计师也不少见。。。慎入
插一嘴,IPO 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股改,即净资产审计:把握资产负债表即可,利润表等束之高阁。。。某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