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展科技专项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内容科技专项审计是审计机关针对国家和地区出台的重大科技政策和重要科技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国家和地区的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各专业性科技项目开展情况的一种政策跟踪落实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工作。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科技专项审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结合审计实践,笔者认为开展科技专项审计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府和部门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情况。科技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各级审计机关要关注的首要问题。通过查阅相关地区和部门出台的科技政策性文件和部门规章制度、会议纪要及相关工作开展及推进情况等资料,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方面的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等,关注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科研项目单位等存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
在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一是地方政府是否及时对照国家科技战略和改革方向,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科技战略规划,是否存在制定的科技政策得不到落实,未能实现政策规定目标等现象。
二是科技主管部门是否存在未及时出台或者废止、修订完善不符合现行科技政策制度,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和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情况 ...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尚未得到全面落实做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工作,政策落实落地是关键,但部分高校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战略思考不够,紧迫性不强,导致部分政策未落实或落实缓慢。
一是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尚未建立,极少数高校专业技术岗位的科技人员承担横向科研项目。二是科技人员在岗兼职、离岗创业和返岗任职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三是职称评定中未将科技人员获得的股权和奖金奖励、离岗人员创办企业工作业绩等纳入考核指标。四是部分高校虽然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中规定了股权和奖金奖励可以作为考核评聘的标准,规定了离岗创业人员可以与在职人员共同参与职称评定,但职称评审条件中未制定具体指标。五是部分高校未将横向课题科研设备及耗材采购自主权、结余经费使用权尚未下放至研发团队。
(二)激励考 ...
审计笔记14.0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准备工作先容我唠叨几句…固定资产 一般情况下的审计应对主要包括:
(1)监盘;
(2) 检查 重大资产 购置 协议、发票、设备启用单据等入账依据;
(3)检查资产 产权证明(如房产证、车俩行驶证) ;
(4)检查是否存在租入资产、专用借款利息资本化等情况;
(5)重新计算折旧计提及分摊情况等。
BUT,由于需要复(dai)核(bian)附注,固定资产对比其他科目,比较恶心的一个点是需要披露发生额…大概披露格式长这样:
所以,从结果出发,先来介绍下固定资产常见的几个大坑…
1. 内控缺陷见票做账…这个可以说是最坑的一个,详细点说就是来了发票才确认资产,没有发票用包浆了也做账…说白了,这种方式下并没有按照准则以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作为转固判断标准,进而衍生出如下问题
①: 比如买了台设备,供应商按照付款金额上年开了80%金额的发票,本年开了20%金额的发票,然后卡片里就会很神奇的出现上年0.8台设备和本年0.2台设备的魔幻卡片…既不完整还跨期…你说闹心不闹心…
②:发票时点可能与实际达到预计可使用时点存在重大时间差,就导致了折旧及期 ...
序号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违反的规范条文
条文类型
专业类型
1
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均合用,未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5.8条
强制性条文
建筑
2
设备用房的门直接开向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4.2.2条和6.4.3.5条
强制性条文
建筑
3
地下室设备区的安全出口与汽车坡道间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汽车疏散出口与人员安全出口未分开设置。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第6.0.1条
强制性条文
建筑
4
固定窗未设置在楼梯间顶部。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11条
强制性条文
建筑
5
部分房间的疏散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6.4.11条
强制性条文
建筑
6
安全出口的疏散宽度小于设计疏散宽度。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5.21条
强制性条文
建筑
...
案例1、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固定资产底数不清问题
整改措施: 一是修订《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二是委托北京XX会计师事务所清查医院国有资产,建立医院国有资产台账,对本部2006年至2020年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梳理并查阅凭证,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进行录入。目前,共梳理出资产数目8.8万条,已核对盘点2万余条。三是修订《医院公有住房管理规定》,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清查和管理公有住房。
案例2、针对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整改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招标采购活动,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避免风险点过于集中,医院实施“招、采、用”分离,成立招标采购办公室,制定《XX省人民医院采购管理规定(试行)》、《XX省人民医院招标采购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规范招标采购流程。出现投标单位有相关利益联系的,依法依规废除投标资格且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合理制定项目参数,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平公正。
案例3、针对干部违规兼职取酬问题
整改措施: 一是立行立改,疫控中心违规兼职的11名干部全部辞去兼任职务回原单位工作,领取的兼职报酬、奖金、津贴等额外收入均已上缴至国库或本单位 ...
高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一、自动化文件管理1.在目录中对文件进行排序123456789101112# Python脚本用于按文件扩展名对目录中的文件进行排序import osfrom shutil import movedef sort_files(directory_path): for filename in os.listdir(directory_path): if os.path.isfile(os.path.join(directory_path, filename)): file_extension = filename.split('.')[-1] destination_directory = os.path.join(directory_path, file_extension) if not os.path.exists(destination_directory): os.makedirs(destination_directory) ...
如何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是各级审计机关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最基础的工作,是财政审计大格局下重要的审计内容。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以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审计为主要目标,具体来说应重点关注审查以下内容。
一、重点审查基本支出预决算编制与执行情况(一)审查人员经费预算编制依据是否明确,是否存在虚报干部职工实有人数,套取基本支出财政拨款的情况。审计人员应根据提供编制人员经费预算的详细资料,认真核实检查,必要时应到被审计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和上级人事管理部门获取相应的数据资料,确保人员实力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审查基础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套取基本支出财政拨款情况。重点审查被审计单位在预算执行当年年末计提的各种费用,如根据提供的基础信息表中存在年末计提绩效考核工资、目标考核奖金及其他工作福利性补贴等,计提大额会议费、出国人员经费等;关注暂付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情况,防止虚列支出。这类情况的存在发生,表明编制预算时就存在虚假套取的目的,实际支出时通常情况下都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而是另作他用,或沦为单位的“小金库”。
(三)审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无预算、超预 ...
原文标题:大数据助推打通“放管服”改革“中梗阻”
近年来,中央持续推出“放管服”改革举措,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重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审计署近年来的政策跟踪审计公告显示,“放管服”改革在具体贯彻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还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反复性,如有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行政审批改革事项落实不到位、政府采购中设置限制条件以及违规涉企收费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地生效。
审计查处阻碍“放管服”改革有关问题的主要类型行政审批改革事项落实不到位。一是未按规定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如水利主管部门违规保留国务院决定取消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二是行政审批事项未按要求整合,如城建主管部门未按要求对“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等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整合。
三是无依据设置行政审批前置条件或未按规定取消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如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将安全预评价等法律法规未明确须在核准前完成的事项,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
四是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费用违规由申请单位承担,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办理肥料登记 ...
深化“放管服”改革审计探析“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落实审计(简称“放管服”改革审计)是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重点和热点。为更好地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对“放管服”改革审计进行深入思考,以助力审计实践。
“放管服”改革审计的基本特点“放管服”改革审计,是依据一定的审计程序和标准,对“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的审计监督,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审计内容的内向性“放管服”改革是刀刃向内的革命。因此,“放管服”改革审计直接指向制定、落实政策的行政权力本身,关注行政权力的取消、下放的及时性,行政职权流程再造的简洁性,非行政许可职权清理的彻底性,行政机关与企业、协会、中介机构的职权与事权的清晰性等。通过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行政职权清单化、执行便捷化,促进改善以审批发证为主的行政职权运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解决民生“痛点”,助力“第一公里”启动和“最后一公里”通畅。
(二)审计方法的创新性从审计模式上看,“放管服”改革审计是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的有机结合。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