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一大”内容
重大决策事项
重要人士任免事项
重大项目安排事项
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某国有企业经责审计项目,谈谈经责审计中的“三重一大”事项。
一、“三重一大”事项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吗?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三重一大”事项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吗?很显然,如果是判断题是或否,答案为是;如果是选择题,A是、B否、C不完全是,相信很多人会选择C不完全是。
二、“三重一大”事项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一探究竟,“三重一大”事项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7月16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明确了“三重一大”事项的主要范围如下:
(一)重大决策事项,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规定的应当由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职工代表大会和党委(党组)决定的事项。主 ...
固定资产未入账怎么处理?解答:
固定资产未入账,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情形。
因此,如果在企业固定资产盘点中发现有固定资产未入账的,即实物有但是账面没有的固定资产,首先需要查明原因。
一、当年造成的(一)新购入未入账的实务中,经常存在购买固定资产,实物已经到货甚至已经投入使用了,但是供应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开具发票等,导致购进方没有及时确认固定资产入账。
对于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应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是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待取得发票后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因此,不管是否收到发票,对于已经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应暂估入账,然后按会计准则规定分期折旧。如果存在税会差异,再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做纳税调整。
(二)当年接受捐赠的当年接受捐赠的,可能也是没有发票的,实务中也 ...
https://cyan-io.github.io/
IntroQEMU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源虚拟机工具,因为无GUI配置工具,有一定使用门槛
根据冯诺依曼结构,一个计算机可分为: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使用QEMU时,应该尽量往该模型联想
创建存储器创建一个16G的虚拟磁盘文件
1qemu-img create -f qcow2 drive 16G
虚拟硬件环境运算器、控制器 -> CPU、各种加速器*输入、输出设备 -> 网卡、CXL设备等QEMU本身没有像VMware那样的GUI配置界面,所有配置通过命令行参数指定
123qemu-system-x86_64 -machine q35 \ -smp 4,sockets=1,cores=4,threads=1 \ -m 4096
现在启动了一个机型为q35,处理器1插槽4核4线程,内存4096MB,使用默认网络配置的虚拟机,由于没有启动盘,并不会启动某个系统
利用虚拟硬件环境启动系统我们已经有了一块硬盘drive作为启动盘,指定给虚拟环境:
1234qemu-system-x86_64 -machi ...
网址导航
网站链接
简要介绍
是否免费
视频教程
其他
荣大二郎神
检索公告/案例
免费功能够了
如何免费解决问题并学习 批量下载公告完成阅读其他信息审计程序
见微收费,目前用这个比较多了
中注协法规库
检索法规
免费
-
自助申请下
企查查
检索工商信息/识别关联方
购买企业版VIP或svip
工商信息全维度查询识别 审计实战-搞定关联方
1、境外查询也可以用企查查,比境外直接购买其实更便宜 2、不推荐天眼查,批量功能太鸡肋
通义千问
AI解决问题
免费
-
Chatgpt数据出境有风险,建议用阿里这个,效果也不错
中登网
应收、存货、不动产等质押查询
免费
手把手教你中登网查询应收账款等信息
-
会计视野论坛
提问、学习,业内资深大神chenyiwei指导
免费
年审提高效率的东东
如果纯检索,可以使用:青藤数据
F搜
替代百度
免费
-
检索能力比较好
Office365境内版
云共享(比如N人同时编辑附注)、云同步(比如N人同时查看资料)等
收费
Office365介绍
1、数据不能出境,杜绝使用家庭版、个人版办公 ...
入门常识之企业内部控制眼看年审将近,洒家又得以解决会计问题来出审计报告,以涂鸦审计底稿来蒙行业监管,故撰此系列:年审前要知道的事。
地球人都知道,了解内控是必须的,控制测试是预期内控有效才做的(预期无效可假装有效)。怎么了解,询问与检查,面对面聊一聊(小朋友腹稿要打起来,不然结结巴巴,显得很外行),索要并检查企业成文的内控制度。
制度名称
财务部管理制度
仓库管理制度
品质部管理制度
设备部管理制度
研发部管理制度
综合部管理制度
……
知道后就得评价,评价内控设计有没有缺陷,如若设计没缺陷,还得验证执行。说得天花乱坠,成事微乎其微。验证有个术语曰穿行测试,无非是拿个样本看一看,看和企业说的,看和制度写的一样不一样。
如若设计有缺陷呢,分项目讨论。IPO 项目,这得改呀,不改怎么上市;其他项目,打个马哈哈,假装这内控没缺陷(可以不装么,恩哼,难道高大上的会所会接内控有缺陷的项目),实质性加大力度hold 住,毕竟内控有缺陷并不必然表明存在错报。
揣着明白装糊涂总是不好的,打完马哈哈,客户爸爸能改一波,能规范,能降低风险最好不过(来年也能省点事) ...
年审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吃饭、不睡觉、不下班。我将不要OT,不争职级。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合伙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这不扯犊子,工作是靠劳动换取报酬,只有摸鱼才是真正的赚钱。
我读春秋的,我读《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
|
一、先谈一些基本的认识(费脑细胞的在后头)
准则嘛,是对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同时在境内和境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A+H股上市公司),应当遵循报告内容从多不从少、报告要求从严不从宽的原则(但是也不能像我这样整废话,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虽然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证监会管不着港交所(HKEX)
|
准则写得一定要披露么:倒也不是,国家秘密(国防军工,即航空装备、船舶制造、航天装备、地面兵装四大行业等)、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导致本准则规定的某些信 息确实不便披露的,公司可以不予披露(但你得举证清楚,IPO信披豁免需要提前 申请)
航发动力 2020 年度报告
公司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告应当经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等备案就成,如 ...
==标红== 部分系鄙人高频使用,相比起死记 Excel 快捷键,更偏爱用鼠标画的全局手势
win+L lock - 锁定,这个作为会计师要经常用,毕竟电脑涉密
数据透视表-Alt+N+V
删除单元格/行/列-Alt+H+D+D/R/C
数据换算(如把元改为万元)-Alt+E+S
排列数据删除空格-Ctrl+G→spcial→blank
选择性粘贴-Ctrl+Alt+V
会计格式数字-Alt+H+K
==替换-Ctrl+H==
==查找-Ctrl+F==
快速标记蓝色审计 mark 和划线(audit tools 里面)-Ctrl+T
隐藏行/列-Ctrl+9/0
设置单元格格式-Ctrl+1
划线-Ctrl5
快速到数据最终端-Ctrl+方向键
选中一行/列数据-Ctrl+Shift+方向键
跳转 sheet-Ctrl+PgUp/PgDn
显示单个单元格 ...
先聊一聊刚入职的审计师一般是怎么积累的:
从具体科目底稿开始做,会用 2-3 年将所有常见科目(比如应付债券,很多审计人压根接触不到)审计都做得熟练
然后大概 3 年左右会作为项目经理带队,先从小队伍开始带,然后会接触试算、现流编制、项目进度把控和项目管理等,这个过程一般也要锻炼 3-5 年
当然,这个时间条因所而易,为了压缩人力成本,赶鸭子上架的比比皆是
当然,这个时间条因人而异,有人是性格上急功近利,有人是能力上出类拔萃再来看看微观怎么入门:
如果我们做底稿,那么整个思路是识别风险——执行程序——应对风险——发表结论
比如说货币资金,要对银行存款科目发表结论,就先看银行存款的几个认定,比如真实、完整性等
然后再去通过沟通和提问(蛮多审计人没得这个机会,内部没人教,外部没法问)去了解这个公司银行存款的相关风险
再结合上年的工作底稿或者参考的底稿模板,先去模仿着做程序,边做程序边思考“这个程序主要目的是什么,怎样把这个程序做到位”这些问题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不求能识别风险,不求能下好结论,但求底稿的基本审计程序都努力去执行到位,同时执行的时候越融入自己的思考,那就更好
总结一下,就是按 ...
不知道是不是流传着这般烂俗的故事
par 拿到报表随手指出一些问题,下面的人真刀真枪折腾数周,发觉大老板料事如神,称赞大老板一针见血(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似乎牛的审计师拿到报表能分析出花来,似乎光凭报表就能把握审计侧重点与风险点
实则不然,无非是其对行业有着认知,对客户足够了解,审计经验足够丰富,知识体系足够完善。。。
当然,也有可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我举个粟子,领导把我扔到 ABC 公司,让我整个拟 IPO 尽职调查报告
开局前,我能不能盲点四狼:收入确认时点不对、研发费用or 政府补助不真、费用存在跨期 and 存在费用性挂账、成本核算不准确。。。
盘一下我的心路历程:一听名字我猜 ABC 属于制造业,and 根据经验 XX 部门也只能接接制造业,TMT?生物医药?那都是不可能滴
以XX 所接项目的档次+客户是拟 IPO 企业(尚未整改过、规范过)+收入有了新准则
遇见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收入确认的时点和依据的客户(确认不规范必将致使收入跨期),稀奇么。
类似的,可以有:在建工程转固时点不对,不规范,人为滞后验收,少提三瓜两枣折旧
不排除确有高端制造企业,但一听这名字(切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