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管理的内涵及特征(★)(一)内涵企业战略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科学地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制定战略决策,评估、选择并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二)特征1. 综合性(1)战略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研究开发、生产、人力资源、财务、市场营销等具体职能,还包括统领各项职能战略的竞争战略和公司层战略。(所有层次)
(2)战略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所有管理部门、业务单位及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活动。(所有部门)
2. 高层次(1)战略管理是一种关系到企业长远生存发展的管理。(高瞻远瞩)
(2)战略管理必须由企业的高层领导来推动和实施。(高管)
3. 动态性战略管理需要适应企业内外部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或变更。
二、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工作。
战略管理循环往复的过程
(一)战略分析——你在哪(1)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产业环境分析和竞争环境分析。(2)内部环境分析: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分析、价值链分析和业务组合分析。
(二)战略选择——要去哪1. 可选择的战略类型三个层次类型总 ...
第五章 公司治理重要程度:次重点章节平均分值:5~7分
考核题型:客观题和主观题均可考查
本章提示:本章理论性很强,但难度适中。重点内容为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预计新增的内容(第四节)也将成为考查重点,需准确背记标题,并加以灵活运用
打好基础·
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一、企业制度演进与现代公司发展(一)古典企业制度时期维度业主制合伙制基本特征(1)不具有法人资格; (2)承担无限责任优点(1)组织形式简单,经营管理的制约因 素少,经营管理灵活; (2)企业的资产所有权、控制权、经营 权、收益权均归业主所有,业主享有完 全自主权; (3)业主自负盈亏(1)扩大了资金来源,有助于企业 扩大规模、生产发展; (2)多个产权主体有利于整合发挥 合伙人的资源优势; (3)合伙人共同经营企业、共担风 险,分散了经营压力缺点(1)企业资产规模小,资金筹集困难; (2)企业存续受制于业主的经营意愿、 生命期、继承者能力等因素; (3)经营者=所有者,可能会影响组织 决策的质量; (4)风险较大,为规避风险而缺乏动力 创新(1)普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 限责任,风险较大 ...
第四节 运营风险与应对一、运营风险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一)含义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导致运营失败或使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损失。
(二)影响因素(考虑因素)(1)企业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可能引发的风险;(2)企业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或服务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环境状况等)可能引发的风险;(3)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及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等可能引发的风险;(4)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发生失误导致的风险;(5)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缺失和不当行为导致的风险;(6)因业务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的风险;(7)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等风险;(8)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的能力不足可能引发的风险。
解题高手
命题角度:运营风险影响因素/考虑因素/来源的案例分析。
客观题或主观题考点,有一定难度,可结合关键词判断是否属于运营风险:
原文关键词产品结构、新产 ...
第三节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涵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公司员工之间责权利相互制衡的制度体系。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模式
外部控制主导型治理模式(英美模式)
项目内容特征(1)股权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 (2)股权分散且流动性较高,不存在掌握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 (3)实行单层董事会制,即不设立监事会,董事会兼具决策职能和监督职能。
打好基础·
续表
内部控制主导型治理模式(德日模式)
项目内容特征(4)公司的经营权主要集中在经理层手中。 (5)股东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回避风险,同时对公司经理层和其他管理人员进 行管控、激励和约束。 (6)资本市场上经常发生的企业并购和随之而来的对被并购企业经理层的更换,对 经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优点(1)股东不直接介入或插手企业经营决策,而是通过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活动监 督经理层人员,既赋予经理层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又使经理层尽力发挥自己的经营 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企业业绩。 (2)股东能够通过买卖股票保护自身利益缺点(1)股权的分 ...
第六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重要程度:次重点章节
平均分值:2~3分
考核题型:客观题为主
本章提示:本章理论性很强,但内容体量不大,且复习难度不高,绝大部分知识点的能力等级要求为“了解”
打好基础·
第一节 风险的概念及风险的要素一、风险的概念(★)1. 机构的观点时间机构核心观点1992年COSo《内部控制 整合框架》:风险是任何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负面因 素,所有企业,无论规模、结构和行业性质,都面临着诸多来自内部 和外部的风险,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所有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管理层 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为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而奋斗的同时,要确定承 受多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能破坏或者增加价值,因而它既代表 风险,也代表机会2018年ISOISO31000: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2006年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 目标的影响,并以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将风险分为纯 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 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2. 风险的内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概念、特征、目标和职能一、风险管理的概念(一)概念风险管理的概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潜在风险:风险管理是在一个风险确定的环境中把风险降至最低程度的管理过程。
(2)降低组织成本: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单位通过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进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与妥善处理,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3)维护组织利益:风险管理是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应对风险,通过战略制定和实施抓住机遇来保持和创造价值,通过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可能的收益及安全保证的一种管理方案。
(二)内涵(1)风险管理的决策主体是风险管理单位。
风险管理的决策主体是风险管理单位(个人、家庭、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际组织等),风险管理单位不同,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2)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降低损失并致力于创造价值。
① 风险识别是为了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② 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是为了预测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做好减少损失的安排;③ 风险应对是为了降低已经发生的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并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或内部人控制问题) (★★★) 变(一)问题成因(1)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下,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经理层)的目标不一致;(2)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为经理层侵害股东利益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主要表现类型主要表现违背忠诚义务(3)工资、奖金等收入增长过快,侵占利润;违背勤勉义务(2)财务杠杆过度保守; (3)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
(三)应对策略(1)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大监督力度。(2)强化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的监督职能。(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4)完善和加强公司的外部监督体系。
典例研习·5-1 简答题四水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基础设施研发与建造、房地产开发及进出口业务的公司,1996年11月21日在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4年8月8日,四水集团收到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四水集团一系列违规问题被披露出来。
(1)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四水集团监事刘某同时担任F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刘某的配偶李某担任H贸易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2012年度,四水集团与F公司关联交易总金额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和风险管理实践的发展一、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一)传统风险管理思想(20 世纪 30 年代前)根据传统风险管理思想,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不利风险,目的是减少不利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是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保险是最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二)现代风险管理理论(20 世纪 30 年代—20 世纪 90 年代末)(1)20世纪30年代初:内部控制理论崭露头角,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的代表性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初期以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为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领域从过去主要限于企业的内部牵制和内部会计控制,扩展到企业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和业务处理流程等。(3)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概念代替“内部控制系统”概念,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企业实现特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4)20世纪90年代:美国COSO发布《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内涵。具体包括:①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非目标本身。② 内部控制是由人 ...
第三节 财务风险与应对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一)含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宏观经济、监管政策等外部环境或企业战略目标、管控模式、企业文化等内部因素,导致企业财务相关管理活动不规范或财务成果(收入、利润等)和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偏离预期目标的不确定性。
(二)影响因素(考虑因素)企业经营管理与财务相关的业务领域主要包含全面预算管理、筹资管理、资金营运管理、投资管理、财务报告、担保管理,因此分析财务风险的来源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因预算编制、执行或考核存在偏差而导致的风险;(2)因筹资决策不当、筹集资金运用不合理可能引发的风险;(3)因资金调度不合理、管控不严而导致的风险;(4)因企业投资决策不当、缺乏投资实施管控而导致的风险;(5)因财务报告编制、分析、披露不准确、不完整可能引发的风险;(6)因企业担保决策失误、监控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与应对(★★★)(一)全面预算管理风险与应对1. 全面预算相关风险的主要表现(1)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2)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 ...
第四节 管理实践发展与公司治理 新一、双重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一)双重股权结构的概念1. 含义双重股权结构,又称二元股权结构或双重股权制,是公司通过发行两种具有不同表决权的股票,以保证创始人或创始团队对公司实现有效控制的一种特殊股权设置。
2. 具体设置(1)低投票权股(即A类股):通常由投资者和公众股东持有,一股一票。(2)高投票权股(即B类股):通常由创始人或创始团队持有,每股的投票权比较大,一股可以代表多票。
打好基础·
3. 特点(1)同股不同权。(2)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3)股东权益的可变动性不同。提示:A类股和B类股的对比总结。
对比项目对比结果投票权或控制权B>A现金流权或利益分配权B=A可变动性或流动性B
